文档详情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doc

发布:2017-01-14约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 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ēn”,不要读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huá”,不要读成“huà”。     “必将”的“将”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jiāng”,不要读成“jiàng”。     “有趣”的“趣”应读作“qù”,不要读成“qū”。     “瑰丽”的“瑰”应读作“guì”,不要读成“guī”。      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刺”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没有一横,不要写成“束”。     “饶”是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     “趣”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    4.可采用识别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例:      拣  积  义  划      捡  集  意  画      防  哨  饶  料      纺  稍  浇  科   理解词义: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以“饶”字为例。“饶”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富饶”。教师引导学生把“饶”字作为带点字,查字典选择字义。“饶”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富足、多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学生便可从中悟出富饶的意思是形容物产很多很丰富。     小结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联系课文内容,指海参没有脚,靠肌肉收缩行动,因此是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庞大——极大。课文中海龟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       威武——威风,勇猛的样子。       五光十色——色彩繁多,鲜艳,明亮。       瑰丽无比——奇特的美,没有什么好相比。       千奇百怪——指贝壳的形状各式各样。   介绍西沙群岛。    1.介绍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南330公里。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每到鱼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观看。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新词。   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1~6自然段,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进而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三、教学过程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复习。   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出示地图。     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西沙群岛,弄清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     讨论什么是“海防前哨”?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哨”是巡逻、侦察、警戒防守的岗位。西沙群岛地处祖国的最南端,在海防中处于前哨的地位,所以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