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含材料物理、材料化学、.doc

发布:2017-04-18约2.2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201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含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大类培养目标和特色 为适应我国材料科学与高新材料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系统和宽泛的材料科学理论基础和实验素养、受到良好应用研究训练、有从事实际材料设计与应用技能的材料科学专业人才,并通过打通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修读的知识体系,引导本科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毕业学生须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专业教学以及技术管理的综合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具备国际化竞争力,可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深造、工作,或国内外著名相关企业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专业旨在充分发挥中山大学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并借助珠三角的区域产业优势,多学???融合,多平台整合,产学研深度结合,建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方向,以“厚基础、强应用、求创新、重特色”的建设思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大文大理知识基础,而且熟练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内工程技术或技能,能独立解决工程科技问题。 二、大类培养面向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修业年限学科门类学位授予门类材料物理0804024年工学理学材料化学0804034年工学理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4074年工学工学 三、培养规格与路径 本专业按照 “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厚基础、强应用、求创新、重特色为培养理念,以期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品德修养和专业知识,具备宽广的胸怀与视野,志存高远,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发展、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材料物理专业、材料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按“材料类”大类招生。第一学年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相同。从第二学年开始,按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专业实施分流培养,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各具特色,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为本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可跨专业选修课程。原则上,专业分流实行由学生个人申请,并依据学生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按照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进行专业分流遴选,并上报学校予以公布。分流后上述三个专业每届的学生人数和质量大致均等。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课程 编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课程 负责人公 共 必 修 课A 类 课 程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81441、2、3、4/2冯芃芃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41441、2、3、4、6、7/2张新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3541/3古南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2362/2柳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6 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724/6 黄寿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Marxism3543/3夏银平军事课 Military Course2+136 +2周1/莫华 古添雄形势与政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2361-8/每学年9学时莫华公 共 选 修 课核心通识课程“中国文明”模块21-7/甘阳“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模块2“全球视野”模块2“科技、经济、社会”模块2一般通识课程交叉与综合模块81-7/各相关 课程 负责人创新创业模块任荣伟学科大类 课程必 修 课MA191高等数学二(I) Advanced Mathematics (I)4721/4数学学院MSE101普通物理I General Physics I3541/3雷宏香 刘勇 MSE103普通化学 General chemistry3541/3宋树芹 王拴紧MSE105普通化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General Chemistry1.5541/4王拴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