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掌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稳态维持.doc

发布:2020-02-25约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编制人:何锋 审核人:黄晓燕 2013.10.28 PAGE PAGE 2 必修3 第五章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稳态维持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2.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其作用 3.举例说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含义 6.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基础回顾】 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 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 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 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4)营养信息:食物的数量、种类等。如食物链、食物网。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 ,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能力 。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 。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 ①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②产生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 ①概念: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②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反之亦然。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5.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 ①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 ②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 ③ 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④生态瓶要密封; ⑤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⑥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 【案例导析】 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例2.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巩固训练】 1.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 (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 (08广东)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3.右图某生态系统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有关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