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语音1-语音单位及发音方法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一般常识 一、语音的性质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与其他声音对比,语音的特点: (1)自然界声音:风、雨、敲门声→不是发音器官发出,不表示特定含义 (2)动物声音:发音器官+特定意义→对环境的即时反应,不能组合,不表思维 (3)人的声音:咳嗽、呵欠→自然反应,不能形成符号,不表示意义 2、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物质基础),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际。 3、语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语音单位 1、音素 音素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称之为音素。 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2、音节 音节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 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第二节 声响 物体振动→声波→听觉器官感知 物理现象 自然属性 物理属性的4个方面: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色* 音高 声音的高亢和低沉,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的高低。 绝对音高:男女老幼的声带厚薄长短不同,所以音高不同。 相对音高:同一个人可以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薄厚、长短而改变自己的音高。这是研究重点。 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1.汉语音节的声调也是一种变化的音高。 “变化的音高”是说频率在变化中,如:平调、升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等。 2.句子的语调就是一种变化的音高。 音强 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现代汉语的运用: 汉语的轻声是音强的减弱; 说话声音大小是由音强决定的。 英语的音节重音是音强的加重; 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在语言中的运用: 1.说话快慢就是音长的表现。 2.英语中有长、短元音的对立。 音色 音色也叫音质,声音的特色。 影响因素: 1.发音体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 3.共鸣器不同 语言中,一个音素就是一个音质。 音高、音重和音长都是相对的 从音响方面来分析音质,主要看声波的振动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 第三节 发 声 一、语音的生理属性和语音的发音机制 生理属性 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组成: 肺和气管 动力器官 喉和声带 发声器官 口腔及口内器官、咽腔、鼻腔 共鸣腔 发音器官图* B、语音的生理属性和语音的发音机制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因而具有生理性质。发音时发音器官状况不同、所用的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所以我们在学习语音时也要研究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其在发音中所起的作用。 动力——肺 发音体——声带 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音素”可以看作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和咽腔中没有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如:a[a] o [o] e [?] i [i] 辅音:气流在口腔和咽腔中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如:b[p] p [p‘] m [m] f [f]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主要是: (1)是否受阻碍。 (2)发音部位紧张程度。 (3)气流强弱情况。 (4)是否振动声带及声音响亮程度。 清:不振动 浊:振动:m、n、l、r 1、 元音的种类: A、口元音(主要依靠口腔)→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B、鼻化元音(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流出) C、松元音/紧元音:发音器官紧张程度的松紧可以区别意义 D、长元音/短元音:元音音长可以区别意义(广州话、英语) 2、口元音 (1)舌面元音 (2)舌尖元音 (3)卷舌元音 (1)舌面元音 元音的不同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共鸣腔中最主要的是口腔。改变口腔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共鸣腔,有三个办法: (1)嘴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