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DB3417 T 037-2024.pdf
ICS65.020.20
CCSB05
3417
池州市地方标准
DB3417/T037—2024
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2024-12-30发布2024-12-30实施
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17/T037—2024
黑木耳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露地栽培的场地布局及设备配套、菌袋生产、出耳管理和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黑木耳露地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119饲料原料小麦麸
NY/T130饲料原料大豆饼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场地布局及设备配套
选址
应选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地块平整的场地,远离养殖场、生活区。
布局及设备要求
4.2.1总体要求
应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将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各区域相互独立,并配备与生产规
模工艺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4.2.2堆料仓储区
应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建筑牢固、防火性能好,库房容量满足生产需要。
4.2.3菌袋制作区
应为砖混或钢架结构独立厂房,水泥地面,紧邻堆料仓储区。厂房内应配套安装搅拌机、自动装袋
机、卡扣机等机械设备。
1
DB3417/T037—2024
4.2.4灭菌区
紧邻菌袋制作区,配备燃气锅炉、高压灭菌、常压灭菌等机械设备。
4.2.5冷却区
应连接灭菌区,配备通风、降温、消毒等设备。
4.2.6接种区
应紧邻冷却区,根据生产规模配套相应数量的接种箱,并配备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照射、通风、降
温等设备。
4.2.7养菌区
宜采用钢架大棚,棚宽8m,边高不少于2m,长度为30m~50m,若采用蔬菜大棚需加装2层遮阳
网。地面平整,撒一层石灰粉消毒,再铺一层农膜,配备通风、降温设备。
4.2.8出耳区
场地选择应符合NY/T391的规定。场地杂草、枯枝烂叶等应清理干净,开好排水沟,畦宽1.2m,
畦高0.2m,畦面覆盖遮阳网或薄无纺布。安装好微喷灌设施。每隔1m打下一个木桩,缠上铁丝并绷紧,
或两端钉桩拉上铁丝,中间每隔1.5m使用1个可移动式菌袋支撑架(宽1.2m,高0.25m~0.3m)。
5菌袋生产
生产时间
一般在7月上中旬生产菌袋,7月中下旬将菌袋移至养菌棚,9月上中旬刺孔后移至出耳区。
菌种选择
应选用耐高温干旱、中早熟型、商品性好的菌种。
包装袋选择
应选用宽高规格为15cm×55cm、厚度为0.0055cm的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采用高压灭菌时,料
袋应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袋。
培养料配制
5.4.1培养料配方
根据取材便利度选择下列配方之一:
——配方1:木屑86.5%,麦麸10%,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
——配方2:木屑64%,玉米芯20%,麦麸12%,豆饼粉2%,生石灰1%,石膏粉1%。
5.4.2原料要求
培养料应符合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