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27T 088-2024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11约4.3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05

DB2327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

DB2327/T088—2024

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

2024-08-01发布2024-08-31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27/T088—2024

前言

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特制订本文件。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宏涛、梁秀凤、胡海冰、刘昕哲、马庆龙、刘柱、庞启亮、刘斌、吴刚。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光辉路207号,邮编:165000,电子邮箱:lh163.com,电话,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DB2327/T088—2024

1

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地摆栽培技术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菌种选择、菌包生产、养菌、场地选择及做床、开孔催芽、分床、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晾晒、贮存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木耳地摆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9776-2000天然石膏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119-2021饲料用麦麸

NY/T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2218-2022饲料原料发酵豆粕

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5年第1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摆栽培

将黑木耳菌棒斜靠在横杆上或直立摆放于平整栽培畦上进行出耳的栽培方法。

3.2菌种选择

选择符合国家《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所规定已登记注册的优良品种,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用中、低温型菌种。

4菌包生产

4.1生产时间

DB2327/T088—2024

2

菌包生产时间需在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进行。

4.2菌袋规格

选用材质均匀、袋料亲和力好的折角标准优质薄聚乙烯袋。规格:16.5cm×35.0cm、16.5cm×37.0cm。

4.3栽培原料

应符合NY5099-2002的要求,栽培黑木耳的木屑以硬杂木为主,杨木混入量不可超过10.0%。木屑以颗粒状0.1cm~0.3cm直径为宜。辅料中麦麸应符合NY/T119-2021,豆饼粉要符合NY/T2218-2022,化学添加剂应用符合NY5099-2002。

4.4培养料配方

4.4.1配方1

86.5%硬杂木屑,10.0%麦麸,2.0%豆饼粉,0.5%石灰,1.0%石膏,含水量控制在60.0%~62.0%,pH值6.0~7.0,所用水符合GB5749-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4.2配方2

83.0%硬杂木屑,13.0%麦麸,2.0%豆饼粉,1.0%石灰,1.0%石膏,含水量控制在60.0%~62.0%,所用水符合GB5749-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5装袋

菌袋培养料装实,上下松紧一致,料面平整无散料,袋料紧贴,菌袋无褶皱。16.5cm×35.0cm的菌袋高度要达到20.0cm~22.0cm,重量达到1.2kg~1.3kg。

4.6封口、灭菌

采用颈圈法或菌棒法封口。用高压灭菌0.12Mpa,1.5h~2.0h;常压灭菌时,在4h之内使灭菌锅温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