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T-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doc

发布:2025-04-09约3.2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FORMTEXT??

FORMTEXT?????地方标准

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ofAuriculariaheimuercultivation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XXXXX—XXXX

PAGE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鹏、魏云辉、戴丹、胡佳、陈绪涛、彭新红、王洪秀、王振、李菁、沈少华。

TOC\h\z\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一级条标题,3

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场地、栽培方式、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露地栽培。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黑木耳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192黑木耳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9169黑木耳菌种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5010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与定义

GB/T12728、GB19169和NY5099中定义的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栽培场地环境

设施栽培场地应符合文件NY/T2375的规定,露地栽培场地环境应符合文件NY5010的规定。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江西地区秋季栽培为宜,8月上旬制袋,10月下旬下地催芽,第二年5月上旬结束出耳,可采收3茬。

菌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产量高、抗性好、商品性状优良的菌种,在省级及以上相关农业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定具有品种编号的品种。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规定。

栽培配方

木屑78%、麦麸20%、石灰1%、石膏1%。

制包流程

预湿和拌料

提前一晚上对木屑进行预湿,使含水量至55%左右,用手握住木屑,手掌湿润但无水滴出。次日早上加入麦麸搅拌均匀,并加入少量水,调整含水量至55%。

装袋

采用17cm×35cm规格的菌袋进行装袋,可使用自动装袋机进行装料,以保证每个菌包规格一致,菌包重量1kg~1.5kg。

灭菌

根据灭菌设备选择不同的材质的菌袋,高压灭菌使用聚丙烯菌袋,121℃,0.1Mkp灭菌2h;常压灭菌使用聚乙烯袋,100℃灭菌18h。冷却结束后,将菌包移入冷库等待接种。

接种

待接种菌包冷却至30℃以下可开始接种,可选择传统接种木箱和现代无菌接种室进行接种。接种前可用气雾消毒剂密闭熏蒸待接种菌包一晚上进行消毒处理,次日早上,打开紫外灯光照射或臭氧发生器密闭消毒0.5h,随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

菌包培养

接种后的菌包放入干净、卫生、通风、干燥、避光的培养室中进行培养,温度保持在25℃~30℃,环境湿度控制在65%~70%。培养期间及时通风,保持培养室空气清新,每周检查菌包污染情况,及时清理污染菌包。

刺孔

黑木耳菌包长满菌袋继续培养1~2周即可开始刺孔,刺孔前根据培养室菌包污染情况决定是否消毒,菌包污染极少,菌包可不消毒。反之,菌包则必须进行消毒,可用0.1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拭菌包消毒。使用刺孔器进行刺孔,一般一个菌包可刺孔180~200个深度0.3~0.5cm的小孔。

催芽

菌包刺孔后,根据不同栽培方式选择不同的催芽方式。露地栽培出耳可集中摆在事先准备好的畦床上。环境温度控制在26℃以下,中午温度较高时及时铺放草帘遮阳降温,夜间将草帘掀开通风散热。期间通风时间不能太长,防止刺孔部位失水,直至刺孔部位长满菌丝愈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