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为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主要包括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变化与创新,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历史思辨等核心素养。通过分析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通过对比分析,提升对历史发展脉络的理解能力;通过探讨制度变革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等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②这些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③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教学难点
①理解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
②把握不同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科举制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③分析隋唐时期制度变革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如何将这些影响与现代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教材、投影仪、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历史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隋唐时期历史图片、地图、文献资料电子版。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制度创新吗?这些制度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展示一些关于隋唐时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唐代宫廷、科举考试的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隋唐时期制度的风貌。
简短介绍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指出这些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隋唐制度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制度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核心内容,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等。
详细介绍这些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制度架构和运作机制。
3.隋唐制度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隋唐制度案例进行分析,如科举制的发展、三省六部制的完善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隋唐时期制度变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制度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隋唐制度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科举制对唐代社会的影响”。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隋唐制度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隋唐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隋唐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指出这些制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关于隋唐时期某一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文章,以巩固学习效果。
7.布置作业(5分钟)
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隋唐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短文或报告。
作业要求包括:对制度的历史背景、内容、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隋唐时期的壁画和雕塑:通过参观博物馆或在线资源,了解隋唐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社会风貌。
-隋唐时期的文献资料:如《隋书》、《唐书》等,这些文献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制度细节。
-隋唐时期的地理地图: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当时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研究《唐律疏议》,了解唐代法律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隋唐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