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第二课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呼吸作用的本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ATP。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场所:线粒体基质
场所:细胞质基质
场所:线粒体内膜
分析:
①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
②追踪18O2的去向:
③追踪C6H1218O6的去向:
O2→H2O
葡萄糖→丙酮酸→CO2
不能,C6H12O6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1mol葡萄糖释放2870KJ,有1161KJ转移至ATP(合成38molATP),能量效率高达40%
其余主要以热能(1709KJ)的形式散失掉。
特点:
有氧、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大量ATP和无机物
刘翔在训练时常会在第二天早上肌肉发酸,为什么?
2、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1)高等植物(水稻、苹果等)和酵母菌的:
(2)高等动物、人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注:马铃薯块茎、玉米胚、水稻和甜菜块根无氧产生乳酸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3、过程
(少量)
场所:细胞质基质
(少量)
(少量)
C6H12O6
酶
2分子
丙酮酸
酶
酶
无氧:
细胞质基质
有氧:线粒体
6CO2+12H2O+能量
酶
思考题
1.消耗等量的C6H12O6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之比为( )
2. 产生等量ATP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C6H12O6之比为( )
3.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产生ATP的场所是( ),
4.有氧时能进行无氧呼吸吗?( )无氧时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
2︰6
38︰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及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能
不能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三、细胞呼吸意义
四、呼吸原理的应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