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pd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杨氏之子孔君平聪
明机智、应对自如的故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儿童的智慧,感
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古诗词和成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
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
点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古诗词和成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
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和口语表达能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
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
知欲。
六.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七.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杨氏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杨氏之子是
谁吗?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3.操练(10分钟)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杨氏之子的语气和神态。通过朗读练习,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可以包括:课文讲了杨氏之子的哪些
故事?他为什么被人们称为聪明之子?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古诗词和成语,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
了解古代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6.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
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7.家庭作业(5分钟)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杨氏之子的故事,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和掌握。
8.板书(课后)
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
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适当
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
文素养。在讲解课文中的古诗词和成语时,要尽量生动形象,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
的魅力。教学情境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情境。首先,我利用课件
展示了杨氏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杨氏之子是谁吗?他有什么特殊
的地方?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关注课堂内容。
在呈现课文环节,我选择了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这样既能帮
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此外,我还设计了分角色朗读的
活动,让学生模仿杨氏之子的语气和神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
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巩固环节,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