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背记手册新人教版.doc
Page1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全椒(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内容简介】
全书共五十六回,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一般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书中的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行,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挟,丑态毕露。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呈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明白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特性的贤者奇人,寄予了自己对志向社会的追求。
【思维导图】
【主要人物形象】
1.正面的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王冕
(第1回)
王冕十岁时辍学放牛,自学画画,拒绝危素召见。他不愿结交乡绅,于是远走山东,后回乡奉养母亲,与吴王促膝长谈,最终归隐会稽山。
才华卓越、磊落潇洒、不慕名利
杜少卿
(第31~
33回)
①好酒好菜款待客人,给门客抓药治病,细心服侍。②在自身没钱的状况下,仍旧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给杨裁缝死去的母亲买棺材。③在知县得意时拒不拜见,知县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④让管家卖地,大方资助他人。⑤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赞美沈琼枝的抗拒行为。⑥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敬重妇女,淡泊名利,慷慨大方,有点儿离经叛道,思想中有民主成分
2.腐儒的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周进
(第2、
3回)
①刚出场时,六十多岁,依旧是个老童生。饱受秀才梅玖和王举人的嘲弄和冷遇。②在贡院里受刺激过度,一头撞在号板上,醒悟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③任广东学道后,为了照看范进,录用范进为第一。
生活穷困潦倒,却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胜利后也照看了范进等人
范进
(第3、
4回)
①名利熏心,热衷做官。到了晚年,仍以“童生”资格去考秀才。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烈得无法限制,竟然疯了。②穷困并未使他那腐儒的呆气和酸气减退。即使在焦急等待卖鸡买米时,依旧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并不焦急。
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衷功名,追求利禄,圆滑世故,卑怯软弱
3.贪官污吏的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王惠
(第7、
8回)
①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黎民生计和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②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白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③他本人的信条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典型的封建官僚中的庸官。为人贪狠、蛮横,没有立场
4.无德的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匡超人
(第16~
20回)
①得到马二先生(马纯上)的资助回家悉心照看父亲。刻苦读书,被知县赏识。②跟潘三一起假刻公章,帮别人考试。潘三有难后,怕自己被牵连,坚决不去狱里探望。③谎称未婚,再次成亲,知道了原配妻子已死,却用莫须有的“诰命夫人”的头衔、荣华富贵来糊弄、打发自己的哥哥去支配后事。
起先时孝顺、勤奋好学,后来相识潘三后堕落成虚伪、自私冷漠、忘恩负义、好吹牛的人
5.土豪劣绅的典型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形象
严监生
(严致和)
(第5、
6回)
①自己出钱赔偿、打点,替哥哥严贡生料理了官司。②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记忆犹新田里要收早稻。③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常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④为了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愿咽气。始终等到赵氏挑去一茎,才点头咽了气。
把钱财看作是一切,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