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单元 9 正确认识广告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说课稿(部编版)[001].docx

发布:2025-03-21约2.8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9正确认识广告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说课稿(部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9正确认识广告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说课稿(部编版)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9正确认识广告”是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广告的社会功能,理解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消费意识。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辨别广告信息的真伪,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广告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广告。

②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广告内容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广告信息。

2.教学难点

①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广告中的真实信息与虚假宣传,提高他们的信息辨别能力。

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其在面对广告诱惑时能够理性判断,避免盲目消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广告案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片段,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广告内容。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广告案例和教学PPT。

4.教室布置:根据课程需要,合理安排座位,以便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正确认识广告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平时都接触到哪些广告?这些广告对你们有什么影响?”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广告的魅力和多样性。

简短介绍广告的基本概念和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广告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作用。

过程:

讲解广告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目的和形式。

详细介绍广告的组成部分,如文案、图像、音乐等,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吸引观众。

3.广告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广告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广告案例进行分析,包括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创意和效果,让学生全面了解广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如何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以及如何辨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广告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广告案例的优点、不足以及可能产生的误导。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广告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案例的分析和小组的观点。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认识广告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广告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正确认识广告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提醒学生在面对广告时应保持理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辨别广告真伪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广告的定义、功能和组成部分,掌握教材中关于广告的基础知识。

2.辨别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识别广告中的真实信息和虚假宣传,提高了对广告内容的辨别能力。

3.批判性思维:学生在面对广告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广告的意图和潜在影响,避免了盲目跟风。

4.消费观念: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了在面对广告诱惑时进行理性判断,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费。

5.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共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合作能力。

6.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展示,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小组的讨论成果。

7.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搜集广告相关的资料,撰写短文或报告,进一步巩固了课堂学习内容。

8.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广告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如识别电视、网络、户外等不同媒介中的广告,并对广告效果进行评价。

9.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愿意为营造健康、真实的广告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0.持续兴趣:学生对广告产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