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二节 化学电源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发布:2024-10-24约2.7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二节化学电源说课稿新人教版选修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第二节“化学电源”。本节课将介绍化学电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化学电源,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电化学基础知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化学电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电源的优缺点,为后续学习新能源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化学电源的类型和特点,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选修化学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了解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包括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等。在能力上,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可能在独立分析和创新思维方面还有所欠缺。

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大多数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在学习动机上,学生对化学电源这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较为感兴趣,但可能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感到枯燥。

这些学情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化学电源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理论知识的难度和学习习惯上的不足可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克服这些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

-多媒体投影仪

-实验室设备(如电池、电极、导线等)

-实验指导书

-互联网资源(化学电源相关资料)

-教学PPT

-化学实验视频

-白板及白板笔

-学生作业本及文具

-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学生已知的干电池作为导入,询问学生干电池的工作原理。

-简要回顾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提问:化学电源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

2.讲授新知(20分钟)

-介绍化学电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源(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分析化学电源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案例(如手机电池、电动汽车电池),讲解化学电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源,并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教师巡回指导。

-选几名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4.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电源的重要性和应用。

-强调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化学现象。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总结化学电源的优点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和讨论。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化学电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掌握不同类型化学电源的特点和应用。

2.理解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识别并解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池类型和工作原理。

3.实验技能:通过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提高实验技能,学会使用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行化学电源的实验探究。

4.科学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电源,能够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6.学习兴趣:学生对化学电源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探索新能源相关的知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了解化学电源的发展趋势,认识到新能源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8.综合素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合作、交流表达、信息处理等综合素质。

9.学习态度: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