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块糖(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有多少块糖(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有多少块糖(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有多少块糖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数感: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数与数量关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数的直观感知。
2.逻辑推理: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发展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
3.实践应用: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估算能力:学生能够通过估算,对数量关系进行快速判断,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多少块糖”这一问题的解题思路,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数量计算。
②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操作,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理解“包含”和“剩余”的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②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估算,发展他们的估算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没有精确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
③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解题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确保基础知识扎实。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糖果分配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交流思路,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展示糖果图片和数学问题,增强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2.教学模型:使用糖果模具等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量关系和计算过程。
3.互动游戏:设计简单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袋糖果,问:“这袋糖果一共有多少块?”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糖果的总数。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用时:15分钟
1.教师讲解:通过PPT展示糖果图片和简单的加法、减法算式,讲解如何计算糖果的总数。
2.案例分析:展示一个具体的糖果分配案例,如“小明有5块糖,妈妈又给了他10块,他现在有多少块糖?”
3.学生示范:请一位学生上台示范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跟随。
【巩固练习】
用时:10分钟
1.练习题: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糖果数量计算题。
2.小组合作:每组讨论练习册上的问题,互相解答,共同提高。
【课堂提问】
用时:5分钟
1.提问:提问学生如何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糖果数量。
2.反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
【师生互动环节】
用时:5分钟
1.互动游戏:设计一个糖果分配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计算糖果数量。
2.问题解决: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20个学生,每人分得3块糖,需要多少块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拓展练习】
用时:5分钟
1.创设问题:提出一个与糖果数量计算相关的生活问题,如“家里有10个苹果,给了邻居3个,还剩多少个?”
2.学生解答:请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点评。
【总结与反思】
用时:5分钟
1.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键知识点。
2.反馈: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收集反馈意见。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巩固练习题。
2.思考:如何将糖果数量计算应用到生活中?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紧扣实际学情,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数学故事:介绍与糖果数量相关的数学故事,如《糖果店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推荐一些与糖果数量计算相关的数学游戏,如“糖果抢答”、“糖果配对”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应用:收集一些生活中与糖果数量计算相关的实际案例,如糖果店的销售数据、家庭糖果分配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思维训练:提供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题目,如“如果每块糖果增加5克,那么100块糖果总共增加多少克?”这类题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拓展建议:
-阅读材料: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数学的书籍,如《数学的故事》、《数学家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