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
?这个假期里读到邱学华老师关于课堂教学的十二条建议,觉得他提得诚恳又切实。正逢学校教学硬件升级,我想邱老师的十二条建议和电子白板设备的融合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实践看看,相信会有收获。
一、重温建议。
邱学华教学建议第十条: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
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是按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发展的。因此,儿童最初学习概念是,必须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动作感知到建立表象,再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邱学华1.一堂概念课《认识角》,分析教材、备课。2.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具、学具。?
三、我的实践和记录。
《认识角》教学实录。
(一)在情境中找角。?
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来上一节数学课——认识角。(板书课题)?2、创设情境。1图,鼓励学生发现角:有!
师:请一同学上来用放大镜照一照你发现的角,其他同学要及时告诉他有角还是没有角。
老师打开放大镜课件,请一生上来照一照发现的角,其他同学及时反馈是否认同。
师:图中其他物体面上有角吗?试着用放大镜照一照,这次谁愿意试一试。
再请一学生尝试用放大镜课件照出在情境图中看到的角,教师暂不说明。
(二)认识抽象的角。1、认识角的图形。?师:刚才同学们照出的物体面上都有角,角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用红线标出几个物体面上的角。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闹钟,演示角的图形从这些物体面上抽象出来。师:这些图形都是角。2、认识角各部分名称。师: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哪些共同点?生1:那里都尖尖的。师:你上来用鼠标给同学们指一指。生1用鼠标指出了每个角的顶点。师:这个部分看起来显得尖尖的,角还有其他的共同点吗?有生在座位上答:还有线。老师及时用鼠标指出线(角的边)。师:每个角有几条这样的线?是直的线还是弯的线?生:有两条这样的线,是直的。师:其实同学们发现的共同点是角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这部分内容同学们可以看课本自己了解。鼓励学生自学课本了解角各部分名称。师:你从课本里知道了什么?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直的)3、模仿画角。?师:你能模仿老师的样子画一个角吗?老师示范画角,再请学生模仿画,标出角各部分名称。师: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画的角。打开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某生画的角。某生:(指着图)我画了一个角,这是顶点,这是边,这也是边。师:他介绍的怎样?你来评价一下。生1:你介绍得很棒!生2:你真棒!台上的学生在掌声中回座。4、用小棒做角?。师:下面我们试着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自己指一指它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学生操作,师打开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某生画的角。师:你搭出的是什么图形?生:我搭的是三角形。(其实是角)师:(面向全体)这搭出的是什么图形?一些生:三角形。另一些生:是角。师拿起旁边的一根小棒添在旁边,问全体。师:现在搭出的是什么图形?生齐:三角形。师取走一根小棒,问全体。师:现在搭出的是什么图形。生齐:是角。师:那请你(刚才展示的学生)再一次介绍你摆的图形和它各部分名称。生:(指着小棒)我摆的是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边。师:自己学到了,还能介绍给大家,掌声送给他。某生在掌声中回座。5、指出身边的角。师:咱们尝试了画角、做角,现在你能从物体面上指出角吗?试着在教室里找一找、指一指。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身边的角。6、小练习(课本想想做做1、2题)。??
第1题:是角的请学生上来指出顶点和两条边,不是角的说明理由。第2题:很多学生会误认为第一个图形中有3个角,教师可利用课件放大三个“尖尖的部分”让学生找找是否有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最后确定这幅图中只有1个角。(三)比较角的大小。?1、直观中比较。教师出示钟面,拨动时针和分针,说明角是有大有小的。课件示例2.图。师:这钟面上的三个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知道吗?生: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师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生:第一个角张开大,第三个角小。2、活动中比较。活动①: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一个角,试着改变这个角的大小。师:怎么做角的就会变大?怎么做角就小?明确:将角的两条边叉开,角就变大,将角的两条边合拢,角就变小。活动②:想办法用一根绳子做出一个角?两人合作试一试。再次明确:将角的两条边叉开,角就变大,将角的两条边合拢,角就变小。3.小练习。?
(1)填空:角的两条边叉开越(),角就越();角的两条边越合拢,角就越()。(2)比一比。课件出示三组角,引导学生比较三组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由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决定,与边的长短无关。4.角的作用。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订书机、挖土机、电动门这些物体的工作原理,感受角在生活中的作用。师:看完这些,你想对角说些什么?生1:角,你的本领真大。生2:角,你真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