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1-19约3.1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2章第1节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讲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分布的规律,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课时内容旨在为后续学习我国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思维、地理实践力、综合分析能力。本节课旨在:

1.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描绘我国地势的阶梯状分布特征。

2.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探究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够提出合理的适应性建议。

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地理要素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势分布的立体地图,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地势的阶梯状特征。

2.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入具体地区的地势对当地生产、生活影响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3.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自己绘制简化版的地势阶梯分布图,提高其空间思维和绘图能力。

4.结合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地势阶梯分布及其影响的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知识点掌握。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收集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的地图、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案例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白板和标记笔,用于展示教学资源。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展示我国壮丽山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地形的多样性和美丽。

2.提出问题:视频观看结束后,提问学生:“你们注意到视频中地势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我国的地势会有这样的分布?”

3.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地势分布特征讲解(5分钟)

-展示我国地势阶梯分布图,讲解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结合地图,指出各个阶梯的分界线,解释每个阶梯的地形特征。

2.地势对地理环境影响讲解(10分钟)

-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如阶梯交界处的水能资源丰富。

-引导学生思考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城市分布等。

3.案例分析(5分钟)

-举例讲解某个具体地区的地势对其生产、生活的影响,如四川盆地的地形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和讲解内容,完成相关填空、选择和简答题。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地势阶梯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2.互动讨论: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创新活动:教师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地区居民如何利用当地地势特点进行生产和生活。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势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内容,思考地势对家乡的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相关书籍:《中国地理》、《中国地形》、《地理学导论》等,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地形分布及其对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文章资料:收集关于地势对气候、河流、生态、交通等影响的学术文章和案例分析,如《地形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阶梯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等。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地形特征明显的地区,如山脉、河流、高原等,实地感受地势对环境的影响。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加深对地势及其影响的理解,特别是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地势对特定地区影响的研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