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十四章圆的教案.doc

发布:2017-01-15约3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四章 圆 学习内容 1.本单元数学的主要内容. (1)圆有关的概念:垂直于弦的直径,弧、弦、圆心角、圆周角. (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3)正多边形和圆. (4)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通过折叠、对称、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式认识了许多图形的性质,积累了大量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本章是在学习了这些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 学习重点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及其运用.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及其运用. 3.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及其运用. 4.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及其运用. 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6.直线L和⊙O相交dr;直线L和圆相切d=r;直线L和⊙O相离dr及其运用. 7.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及其运用. 8.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9.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及其运用. 10.两圆的位置关系:d与r1和r2之间的关系:外离dr1+r2;外切d=r1+r2;相交│r2-r1│dr1+r2;内切d=│r1-r2│;内含d│r2-r1│. 11.正多边形和圆中的半径R、边心距r、中心角θ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应用这个等量关系解决具体题目. 12.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L=,n°的圆心角的扇形面积是S扇形=及其运用这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13.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垂径定理的探索与推导及利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弧、弦、圆心有的之间互推的有关定理的探索与推导,并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有关圆周角的定理的探索及推导及其它的运用. 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 5.三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及应用. 6.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应用. 7.切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运用. 8.切线长定理的探索与运用. 9.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运用. 10.正多边形和圆中的半径R、边心距r、中心角θ的关系的应用. 11.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及S扇形=的公式的应用. 12.圆锥侧面展开图的理解. 教学关键 1.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平移、旋转等数学活动探索定理、性质、“三个”位置关系并推理证明等活动. 2.关注学生思考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在观察、操作和推导活动中,使学生有意识地反思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2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4.1 圆 3课时 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4课时 24.3 正多边形和圆 1课时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2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 3课时 24.1 圆 课题:24.1.1圆 (第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乔 审核人:九数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圆的有关概念,并灵活运用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结合图形理解弧、等弧、弦、等圆、半圆、直径等有关概念. “圆是圆周而非圆面”、“等弧不是长度相等的弧” 等模糊概念 车轮、齿轮、水杯等常见物品为什么做成圆形的?从这节课开始就来进一步认识圆,研究圆的有关性质,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  ”,读作“圆弧”或“弧AC”.大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或叫做劣弧. ④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三、课堂训练   完成课本80页练习   补充: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