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1-18约2.9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本节课将重点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首诗,通过对诗歌的朗读、理解、鉴赏,使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教材所选的四首诗都是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古代诗歌,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和理解能力。《天净沙·秋思》在内容上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与学生在生活中对季节变化的感知和情感体验有关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天净沙·秋思》,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对古典诗歌语言的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并传承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诗歌的鉴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对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和基本格式有初步了解。此外,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如诗的基本分类、古代诗人的背景知识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面。他们在阅读理解、文学鉴赏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分析能力尚待提高。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喜欢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对古典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背景可能不够熟悉,影响理解。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深层含义。

-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分析诗歌。

-部分学生可能对文言文的阅读感到困难,需要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巩固。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天净沙·秋思》相关的背景资料、诗人介绍、诗歌赏析文章等,以及PPT演示文稿,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诗歌意境。

3.多媒体资源:搜集与诗歌情感氛围相契合的音乐片段,以及描绘秋天景色的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4.教室布置:将教室环境布置得温馨舒适,营造适合诗歌学习的氛围,同时预留出小组讨论的空间。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播放一段秋日景色的视频开始,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描述秋天的诗句?”

-回顾旧知: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如《山行》、《枫桥夜泊》等,引导他们发现古代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感表达。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马致远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读《天净沙·秋思》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举例说明:通过讲解《天净沙·秋思》中的具体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这首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情感,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或者创作一首以秋天为题材的小诗。

-教师指导: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难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回顾学生在讨论中的亮点和收获。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阅读理解,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写一篇简短的鉴赏文章。要求学生在下一次课前准备好分享。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通过互动探究和巩固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知识点梳理

1.《天净沙·秋思》的作者与背景

-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背景:本诗创作于马致远游历四方、体验生活之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2.诗歌内容与意象

-内容:诗歌描绘了秋天黄昏的萧瑟景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