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认识画图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认识画图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认识画图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认识画图”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审美能力。结合人教新课标版教材,设计互动式教学,以游戏化、趣味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学会使用画图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形绘制和编辑,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化创作,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通过合作学习,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关闭、选择画笔、颜色等。
②能够运用画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如线条、矩形、椭圆等,并掌握调整大小、位置和形状的方法。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创作。
②在有限的画布空间内,合理布局图形,使画面富有创意和美感。
③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抽象的图形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作品。
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一个有创意的画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认识画图》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画图软件操作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绘制图形的示例视频,以辅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3.实验器材:电脑教室,确保每台电脑安装有画图软件,并运行正常。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配备画图软件操作台,方便学生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或动画场景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图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电脑的基本操作、鼠标的使用等,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软件、选择画笔、设置颜色、绘制线条、矩形、椭圆等基本图形。
-举例说明:展示一些简单的图形绘制示例,如绘制小猫、小鸟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尝试使用画图软件绘制简单的图形,并互相交流心得。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绘制自己感兴趣的图形,如植物、动物、交通工具等。
-教师指导:巡视教室,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练习。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形绘制技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使用画图软件绘制一幅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或动物,并保存为文件。
-作业要求:作品要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图形绘制准确。
6.课堂延伸(约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较大的画作,如描绘校园风光、节日庆典等。
-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课堂反思(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注重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知识点梳理
1.认识画图软件
-画图软件的界面组成:菜单栏、工具箱、颜色选择栏、画布等。
-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打开、关闭、保存、撤销、重做等。
2.基本操作
-鼠标操作:点击、拖动、双击等。
-选择工具:画笔、橡皮擦、直线、矩形、椭圆等。
-设置颜色:前景色、背景色、填充色等。
3.绘制基本图形
-直线:绘制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
-矩形:绘制正方形、长方形,调整大小、位置和形状。
-椭圆:绘制圆形、椭圆形,调整大小、位置和形状。
4.图形编辑
-选择图形:通过拖动、点击等方式选择单个或多个图形。
-调整大小:通过拖动图形的控制点调整大小。
-调整位置:通过拖动图形移动位置。
-调整形状:通过拖动图形的控制点调整形状。
5.色彩填充
-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通过颜色选择栏选择颜色。
-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