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电平的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的研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IV
HYPERLINK \l _bookmark0 4.3 中点电压平衡的控制方法 31
HYPERLINK \l _bookmark1 4.4 平均中点电流为零的控制策略 32
HYPERLINK \l _bookmark2 4.4.1 新的电压空间矢量算法 32
HYPERLINK \l _bookmark3 4.4.2 扇区和区域的划分 34
HYPERLINK \l _bookmark4 4.4.3 新空间矢量的选择 35
HYPERLINK \l _bookmark5 4.4.4 作用时间的计算和矢量开关时序 35
HYPERLINK \l _bookmark6 4.5 本章小结 36 HYPERLINK \l _bookmark7 第五章 三电平 SVPWM 的 Matlab 仿真实现 37 HYPERLINK \l _bookmark8 5.1 MATLAB 简介[39] 37
HYPERLINK \l _bookmark9 5.2 两电平 SVPWM 的仿真实现[39,40] 37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5.3 三电平 SVPWM 的仿真及其分析[39,40] 41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5.3.1 扇区判断及波形 41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5.3.2 区域判断及波形 42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5.3.3 作用时间计算模块 43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5.3.4 转换为 PWM 波脉冲 45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5.4 基于新的电压空间矢量的仿真 46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5.5 本章小结 48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第六章 三电平在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仿真 49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6.1 引言 49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6.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49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6.2.1 永磁同步电机在 ABC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49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6.2.2 永磁同步电机在 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51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6.3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 55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6.4 控制系统的仿真各模块搭建 57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6.4.1 调节器模块的选择搭建 57
HYPERLINK \l _bookmark25 6.4.2 坐标变换模块 58
HYPERLINK \l _bookmark26 6.4.3 逆变器和电机模块部分 59
HYPERLINK \l _bookmark27 6.4.4 整个系统的仿真环境 59
HYPERLINK \l _bookmark28 6.5 系统参数整定 59
HYPERLINK \l _bookmark29 6.6 系统仿真的实验波形及分析 61
HYPERLINK \l _bookmark30 6.7 本章小结 64
HYPERLINK \l _bookmark31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65
HYPERLINK \l _bookmark32 7.1 总结 65
HYPERLINK \l _bookmark33 7.2 展望 65
HYPERLINK \l _bookmark34 致 谢 66
HYPERLINK \l _bookmark35 参考文献 67 HYPERLINK \l _bookmark36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0 HYPERLINK \l _bookmark37 附件二 71
摘 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传动技术的发展,多电平逆变技术已成为当前国内外高压、 大功率电能变换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直流侧的分压和开关动作的不同组合,实现阶梯波 输出电压。并且多电平逆变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大系统的耐压和容量,减小输出电压谐波含量 和逆变器的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多电平逆变器自从问世以来,在电力系统和电力传动的高 压、大功率应用场合一直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研究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然后对空间电压矢 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两电平SVPWM的基础上详细分析 了三电平SVPWM的原理和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