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5∕T 1928-2020 茄子抗枯萎病鉴定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4-04约4.7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B1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928—2020

茄子抗枯萎病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eggplant(SolanummelongenaL.)resistance

againstfusariumwilt

2020-09-29发布2020-12-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1928—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培养基的配制 2

4接种体制备 2

5室内抗性鉴定 3

6病情调查 3

7抗病性评价 4

8鉴定材料处理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科赫(koch)法则 6

DB35/T1928—2020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珲、温庆放、王彬彬、薛珠政、李大忠、李永平、马慧斐、裘波音、陈继兵、黄建都。

DB35/T1928—2020

1

茄子抗枯萎病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茄子(SolanummelongenaL.)抗枯萎病鉴定培养基的配制、接种体制备、室内抗性鉴定、病情调查、抗病性评价及鉴定材料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茄子枯萎病室内抗病性鉴定和抗性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茄子枯萎病eggplantfusariumwilt

由尖孢镰刀菌茄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melongenaeMatuoetIshigamiSchlecht.)引起的土传性病害。

2.2

接种体inoculum

用于接种以引起茄子植株枯萎病的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

2.3

室内抗病性鉴定evaluationofdiseaseresistanceingreenhouse

在室内模拟自然环境,采用伤根浸根法接种,将茄子枯萎病菌按一定浓度接种于茄子植株上,通过调查茄子的发病情况,对参鉴茄子品种进行抗性评价的抗病性鉴定方法。

2.4

伤根浸根法rootdipmethodwithwoundedroot

将茄子苗的根部用剪刀制造伤口,将苗浸入茄子枯萎病菌悬浮液中,移栽入经灭菌处理的无病菌洁净土壤或基质中,使其感染枯萎病菌的接种方法。

2.5

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scale

人为定量茄子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

2.6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DI

通过对茄子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2.7

抗性评价evluationofresistancelevel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茄子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抗性水平的描述。

2

DB35/T1928—2020

3培养基的配制

3.1马铃薯固体培养基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将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水煮沸30min,纱布过滤。加入葡萄糖和琼脂粉,将滤液定容至1000mL,121℃高压灭菌20min。

3.2马铃薯液体培养基

除不使用琼脂外,配方与制备方法均按3.1的规定执行。

4接种体制备

4.1枯萎病菌的分离与保存

4.1.1枯萎病菌的分离

对收集的茄子枯萎病病株,应采取新鲜病株的发病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用75%乙醇消毒30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1%的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9.5g/L~10.5g/L)浸泡5min,无菌水冲洗3~4次,用无菌切割刀切取0.3cm×1.0cm的木质部薄片,置于含有100μg/mL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上,在26℃恒温箱中培养。

4.1.2枯萎病菌的纯化

在培养基接种处切取一块0.4cm×0.8cm的菌饼,放置于1.5mL离心管中,加800μL无菌水,剧烈振荡1min,制备成孢子悬浮液;吸取孢子悬浮液15μL,用血球计数器计数,并配制成浓度为100个/mL~1000个/mL的孢子悬浮液;吸取150μL孢子悬浮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上,26℃下培养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