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歌翻译的注意事项.doc

发布:2017-06-07约1.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诗歌翻译的注意事项 引言和词的定义 词并不是概念的符号性的语言对应物,“而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具有一定模型的东西,按照本语言的特性所能允许的程度,把完整思维的概念质料包括得多一点或少一点。”它可以包括一个基本概念或一个主体概念或一个抽象概念或者几个概念合并起来的复合概念。词的成份可分为“基本成份”和“语法成份”。前者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词根、词干;后者是指各种人称、复数、时间、条件的词尾和词缀。词是形式单位而不是功能单位。 二、英汉词义结构模式的比较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结构上却可完全不同。例如:表示“唱”的概念,英语的词有sing(唱),sings(他唱),singing(正在唱),sang(过去唱),singer(唱的人)。除第一个sing外。在某种意义上,后面四者代表从基本概念发出的复合概念,所以它们包含着一个基本概念,主体概念(sing),还包括另一个抽象程度更高的概念——关于人称、数、时、条件、功能的或者其中几个合并起来的。一个笼统的“唱”被注释成几个具体而明确的唱。相反,汉语的“唱”的概念,则一字多用,不论你唱、我唱、他唱、还是此时唱、彼时唱,在结构上“唱”字始终词形如一,毫无变化,虚涵数义。因为汉语唱字中没有“根本成份(sing—)”和语法成份(如—s,—ing, —ed)之分,没有主体概念和附属概念之别。它们合而为一,界限模糊,所以具有不同人称、时间、复数的“唱”在形式上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关于英汉语的词义结构,若用数字公式表示,英语的词义结构公式为:Sw=A+(b),(其中:S代表词义,w代表词项,A代表“根本成份”,(b)代表“语法成份”。b亦可为0即语法成份暂缺。)汉语则为Sw=A,(其中:字母的代表含义同前文。)当前面的公式转换为Sw=A+(0)时,例词为sing,当它变为Sw=A+(b)时,例词为singing,sings。它还可进一步变为Sw=A+B时,例词有fire—engine。而后面的公式为Sw=A时,其中A表示单音素组成的单音节词,如天、地、人。当它为②Sw=AB时,其中AB为两个音素组成的双音节词,如流连,朦胧,逶迤。③Sw=ABC…N,表示两个以上音素组成的多音节词,如巧克力、可口可乐、英特纳雄奈尔。两个词义公式相比较,英语语义成份多而细,汉语语义成份则少而略。 不仅如此,英汉语在词义上存在的上述差异在词组里同样存在。众所周知,词素组成词,词构成词组,词组又称“短语”,它是大于词的单位。从语言的本色和个性看,英汉词组在语义结构上恰好相反,英语词组语义结构的走向为Sw=A+(b)T(分解成)Sw=A+B+(b),例如: collector=collect+orTticket-taker=ticket+take+r.)。语词结构成份具有一到多的特色,语义具有精密明确的风格。而汉语词组语义结构的走势逆向而行,Sw=A+B+C?(缩减成)Sw=AB+C,例如: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中文+系,词组结构成份具有多到一的特色,语义具有简洁概括的风格。对此,下面我们再举数组在语义上同义或近义,但结构形式上却相异的词或词组来说明。 三、语篇的定义和英汉语篇结构模式的对照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衔接和连贯是它的两大重要标记。语篇的衔接依靠语法和词汇两大手段实现,它的连贯则倚重逻辑推理或直接判断。高语境的交际或信息传递是在外在环境或个人体验之中进行的,而不是显形的语码;低语境则大多数是在显形的语码之中完成的。汉语民族历来赋有“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非逻辑的曲线思维特质。在结构形式上,汉语语篇多句内与句间的直接组合,形式上缺乏显性的衔接手段,但通过逻辑推理或直觉判断,语义是连贯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汉语是高语境的语篇构成的。英语民族长期坚持“主客二分”、清晰明确的逻辑性的直线思维,语篇结构形式多为句与句的有序排列,形式上照应指称,衔接严谨,语义上脉络明晰,一意贯串直到篇末。相对汉语而言,英语则由低语境的语篇构成。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两种差异仅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色而已,并非是绝对的此有彼无,而是相对的 此强彼弱。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过去、现在及未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认识这两种显著的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和包括汉诗英译在内的英汉互译都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