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时期 教案《历史(基础模块)上》(中国言实出版社).docx
第1课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时期教案《历史(基础模块)上》(中国言实出版社)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历史(基础模块)上》第一章“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时期”为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发展为主线,着重探讨这四个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讲述远古时代的传说、夏商西周的更迭,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史料,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时代认知,培养其分析、归纳、综合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知识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概念,如朝代更迭、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他们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时期的具体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认识不够深入。
2.学生对历史故事和古文明通常抱有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他们的学习风格可能偏向于合作学习和直观学习,喜欢通过故事、图片等直观材料来感知历史。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古代文字和史料的理解、对时间线索的把握以及对复杂社会制度的分析和评价。此外,如何将零散的历史知识整合成系统化的历史观念,对部分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文物复制品。
2.软件资源:历史教学课件、电子版教材、历史纪录片片段。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历史学习资源库。
4.信息化资源:电子图书馆、历史学术文章、教学视频。
5.教学手段: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互动问答、时间线制作。
教学过程
首先,让我们共同开启对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时期的学习之旅。今天我们将重点探究这四个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1.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黄帝的传说故事,激发大家的兴趣,同时引导你们思考:黄帝为什么被尊称为“人文初祖”?这个故事与我们要学习的原始社会有什么联系?
2.学习原始社会
3.探讨夏商西周时期
了解了原始社会后,我们接着学习夏商西周时期。这三个朝代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我将带领你们分析夏商西周的更迭、社会制度、文化特点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1)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在这个部分,我会讲述夏朝的建立、主要历史人物以及夏朝的社会制度。你们要注意掌握夏朝的重要史实,如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等。
(2)商朝
商朝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瑰宝,它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学习商朝的兴起、盘庚迁殷、商朝的社会制度以及商纣王的暴政。请你们思考:商朝为什么能够繁荣发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灭亡?
(3)西周
西周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分封制、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学习西周的建立、周公旦的改革以及西周的文化特点。你们可以通过课本中的史料和图片,了解西周的社会风貌,并思考西周的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4.互动环节
为了加深你们对夏商西周时期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互动环节。我会给出几个问题,你们可以分组讨论,然后给出答案。
(1)夏商西周时期,哪些重要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2)你认为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点有哪些?
(3)从夏商西周时期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总结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时期的重点知识。同时,我希望你们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中国古代早期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历史书籍: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史》、《中国通史》等相关篇章,深入了解原始社会及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和事件。
-文物展览: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特别是古代青铜器、甲骨文等文物展览,直观感受古代文明。
-学术论文:引导学生查阅历史学术期刊上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研究论文,了解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争议点。
-纪录片:观看历史纪录片《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的古代王朝》等,通过影像资料加深对古代历史的理解。
2.拓展建议:
-对原始社会的探究可以延伸到史前文化,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了解这些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在学习夏商西周时期时,可以着重研究一个时期的法律、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专题报告,增强对历史深度的认识。
-鼓励学生通过时间线的形式,将夏商西周的主要事件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历史发展脉络。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体验古代人物的生活,增进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