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高专: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
建 设 方 案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学校名称: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
1.专业建设基础 1
1.1 行业企业、区域背景和人才需求 1
1.2 办学历程 1
1.3 基础条件 1
1.3.1 人才培养模式 1
1.3.2 课程体系 1
1.3.3 师资队伍 2
1.3.4 实训条件 2
1.3.5 社会服务能力 2
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2
2.1 专业发展目标 3
2.2 人才培养目标 3
2.3 教学质量目标与监控 3
2.3.1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3
2.3.2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4
2.3.3 打造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4
2.3.4 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4
2.3.5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5
3.专业建设内容 5
3.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5
3.1.1 建设任务 5
3.1.2 建设内容 5
3.1.3资金投入预算 6
3.2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7
3.2.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7
3.2.2 课程体系建设 7
3.2.3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保障体系建设 9
3.2.4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10
3.2.5 职业素质教育平台建设 11
3.3 师资队伍建设 12
3.3.1 建设任务 12
3.3.2 建设内容 12
3.4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3
3.4.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13
3.4.2 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建设 14
3.4.3 顶岗实习基地建设 15
3.4.4 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 15
3.5专业服务能力提升 16
3.5.1建设任务 16
3.5.2建设内容 16
3.6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17
3.6.1建设任务 17
3.6.2建设内容 18
4.专业群建设 18
4.1课程体系及核心课程建设 18
4.2 师资队伍建设 19
4.3 建设3个实训中心 19
5. 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20
5.1改革举措 20
5.1.1机制体制创新 20
5.1.2课程体系建设 20
5.1.3教学模式改革 20
5.1.4师资队伍建设 21
5.1.5完善教学设备与设施 21
5.1.6评价体系改革 21
5.1.7 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21
5.1.8制度建设 21
5.2 保障措施 22
5.2.1 组织保障 22
5.2.2政策和资金保障 22
5.2.3制度保障 22
5.2.4质量保障 22
6. 绩效考核指标 23
6.1考核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指标: 23
6.2考核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指标: 25
6.3考核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指标: 27
6.4考核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指标: 28
6.5考核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和其他指标: 29
7. 预期效果 30
8. 专业建设预算 32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1.专业建设基础行业背景人才需求.2 办学历程2004年,共承担教研项目项
2.1 专业发展目标
按照“熟练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具备机械加工和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依托船舶工业和辽宁装备制造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认同感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把本专业建成产业支撑型、有特色、高水平、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优势品牌专业。
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实施“引产入教、三层次、四学段”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2门优质核心课程及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集教学、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服务于一体的“校中厂”;建成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并把沈阳贵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成“厂中校”。
2.2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船舶机械制造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业,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熟悉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具备普通机床加工和机床调试能力,能够胜任工艺编制实施、机床操作调试等岗位工作,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理论、会操作、懂工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立交桥”。
2.3 教学质量目标与监控
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2门优质核心课程及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集教学、生产、科研、技术开发服务于一体的“校中厂”;建成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并把沈阳贵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建成“厂中校”。
2.3.1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发展制定校企合作共建数控技术专业管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