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docx
8.1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科技进步如何改善人类生活。具体内容包括:
1.科技发展的历程: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
2.科技对生活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展示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出行、通信、医疗等方面的生活。
3.科技发展的前景:探讨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科技的基本概念,本节课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学习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通过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科技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近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2)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掌握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出行、通信、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科技发展的前景:认识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2.教学难点:
(1)科技发展历程的深入了解:学生可能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较为熟悉,但对于近现代科技的重要成果及其发展历程的了解相对不足,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资料进行补充。
(2)科技两面性的认识:学生需要认识到科技发展既带来了便利和进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隐私泄露、网络安全等问题。
(3)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理解和思考:学生可能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感到陌生和困惑,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趋势,并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思考。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影响和前景,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
-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科技如何改变生活,并引发学生思考。
-讨论法:分组讨论科技发展的两面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的科技发展案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科学家、工程师、普通市民等,从不同角度讨论科技发展的影响。
-实验演示:通过简单的科技实验或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魅力。
3.确定教学媒体使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影响。
-使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
-借助科技工具,如智能设备、应用程序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一份包含科技发展历程、影响和前景的PPT,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科技发展如何改变了你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独立阅读PPT内容,理解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记录自己的观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在在线平台上提交预习笔记和思考题答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分享预习资源,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个关于科技影响生活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科技发展的历程,举例说明其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科技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让学生分享看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提供解答,澄清概念。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专注听讲,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