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为学有道第22课黄生借书说教案沪教版五四制.docx
PAGE
PAGE2
黄生借书说
1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确定课时目标为:
1.驾驭“子、然、假、焉、余、予、与、诸、是”等词意思。(教学重点)
2.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借者之专心专”的观点,辨析袁枚论证方法及思路。(教学重点)
3.引导学生在不利条件下能够发愤图强,在优越条件中更要珍惜奋进,能感恩长辈提携。(教学难点)
2文本分析与学情分析
《黄生借书说》是一篇论说文,课文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借者之专心专”的观点,通过举例子,对比说理以及自身经验来论述。层次分明,说理透彻,语言恳切亲切。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有没有书和读不读书是两回事,只要有志向和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也提示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不求进取,勉励后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我校学生整体文言文基础较弱,积累较少。来校两年,虽有所提高,对于浅显文言文是可以读懂的;但这篇课文有些语句还是相对难理解,须要老师随“文”学“言”,以“言”促“文”,所以确定积累重点实词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由于第一课时已经疏通文意,这节课字词落实的方式是提问检测。本文层次分明,说理透彻,须要老师在主问题的引领下逐步探究,辨析作者论证方法及思路也是一个重点。本文虽是论说文,但是语言恳切,行文中蕴含着文学泰斗对一个穷书生的殷切希望,所以引导学生在不利条件下能够发愤图强,在优越条件中更要珍惜奋进,能感恩长辈提携是本文的难点。
3重点难点
1.驾驭“子、然、假、焉、余、予、与、诸、是”等词意思。(教学重点)
2.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借者之专心专”的观点,辨析袁枚论证方法及思路。(教学重点)
3.引导学生在不利条件下能够发愤图强,在优越条件中更要珍惜奋进,能感恩长辈提携。(教学难点)
4教学过程
4.1课堂环节:
4.1.1(一)解题导入,明晰文体
?
1.解题
2.明确文体。“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叙述和争论结合,针对一事、一人、一物,进行分析争论,从而阐述一个观点。
(说明:意在检查学生对课题的理解,更在由“说”这一文体的特点铺垫目标2)
4.1.2(二)初读课文,明确论点
1.纠错式接龙朗读。
2.明确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借者之专心专。
(说明:纠错式接龙朗读意在激发学生爱好的同时检测预习状况,落实目标1。其次培育学生仔细听的好习惯,再有就是促发学生思索,找出文章论点。落实目标2。)
4.1.3(三)由言入文,辨析论证
文章从那些方面来论述“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辨析论证的同时咀嚼文本,你读到了文字背后蕴含了什么深意?或者你有什么启发?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思索,并按课文依次发言,共享所思。(小组合作学习)
4.1.4(四)小结板书,启发心灵
1.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依据学生发言与板书,启发学生心灵。
(说明: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与所受启发,让学生明白懂得珍惜,珍惜光阴,专心读书,不论顺境与逆境都要奋进;同时懂得感恩,感恩长辈的提携,更要有慷慨心胸,惠及他人。巩固目标3。)
4.1.5(五)作业布置,巩固拓展
1.背诵全文,娴熟驾驭文中重点字词意思。
2.替黄生给袁枚写一封回信。
3.借一本你最渴望读的书,写读书感悟。(说明:意在巩固课文中所学的重点字词,积累基础学问;背诵经典段落,反复咀嚼涵泳文本,加深体会。回信一题设计,意在让学生能再次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感恩长辈提携,明白珍惜光阴,珍惜现有的条件奋勉向上,更为重要的是再次激发学生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实力;读书一题意在督促学生多阅读,培育读书爱好,提高阅读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