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健康宣教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王书芬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系统地、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抽取60名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设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系统健康教育。
结果:经系统健康教育后,两组
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两组对照比较概率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服药影响 ,自知力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占各地精神病医院住院人数的首位[1]。患者存在服药依从性差情况,本研究试图通过系统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从而寻找一条有效途径,从健康教育着手进行干预,注重临床效果的观察,以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最终达到促进疾病好转乃至康复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2005年5病区住院1个月以上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设为研究组,抽取本院1病区住院1个月以上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入组病人均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阴性量表评分32分以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表一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研究组n=30 对照组n=30 p 年龄 33.28±20.67 31.25±21.21 0.05 住院月数 13.44 ± 43.44 14.88 ± 33.6 0.05 1.2方法:
1.2.1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知力与服药依从性评价表[2],分为四级:积极服从 (病人在服药时间很快来服药)、被动服药(服药时必须去找病人)、抵抗服药(病人对服药口是心非,可以服药).明显抗拒(仅是当违背病人愿望时才能服药,或无法服药),分别在入组及健康教育第四月末进行评定,由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士进行评估,便于减少因评估产生的偏倚。
1.2.2健康教育:在进行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前提下,针对精神病人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差情况系统实施健康教育,由科研护士分四个阶段完成,1、建立良好护患信任关系阶段,2、接纳病人感受,讨论分析阶段3、针对性健康教育阶段4、改变认知树立自信阶段。由浅入深进行连续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根据病人的主客观情况随时进行有效的沟通,调整病人的情绪,矫正病人的行为,改善病人对服药的依从性,每个阶段为期一个月,具体方法如下:
1.2.2.1:建立良好护患信任关系阶段。
此阶段采取直接心理支持的方法:患者接受治疗护理时,护士用鼓励性的语言与病人交流,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亲切和蔼的语言,主动体贴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士方的心理援助,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起到心理支持的作用。从主动地进行自我介绍,环境介绍,关心病人冷暖入手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例如: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抱怨,做出恰当的反应:你的苦恼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们一样,都需要亲人的理解和关心;进行开放式的沟通,减少病人的敌意与不安,用关切、充分理解病人的语言,耐心倾听,理解病人表达的感受,以诚恳的态度博得患者的信任,解除紧张的情绪状态,暴露思想内容,接受护士的引导。运用心理学关于理解、解释、启发的技巧,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症状,提醒病人所忽略的,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明确病人目前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启发患者自我探索,以适应客观的要求[3]。
1.2.2.2接纳病人感受,讨论分析阶段
随着病人对护士的熟悉和接受,明确工作人员是真正可以帮助他的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程度逐渐提高,此时则可针对性采取健康教育,建立主观能动性,与患者共同探讨和分析问题,逐步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如引导病人说出自己的感觉,描述病情的内容,让其认识到角色所属,达到病人对疾病的认同。鼓励病人写日记的方法,描述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护士认真阅读病人书写的内容,告诉病人出现症状并不可怕,只要采取积极有效地的应对方法,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效果。让病人接纳自己的感受 ,体会改变对自己的意义,让病人感受到工作人员对他的支持,当病人的症状发生频度减少、时间间隔延长时适时鼓励。护士针对病人的情况,预先制定一个讨论方案,将病人存在的问题,病人的困惑、自己如何说服病人接受理论的依据逐条列出,讨论时护士用平等的口吻与病人对话,不要教训病人,让病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除了谈话的方式外,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护士与病人共同选择一种行为模式,由患者模仿这种行为,医患共同进行讨论),宣泄疗法(即护士鼓励患者开诚布公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负性情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反应,提供宣泄的场所,并保证病人的安全,最后达到放松的目的)[4],,提高应对能力(①消除不合理信念:信念的形成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反复思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