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末考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数学期末成绩分析 王 毅 (1、3班) 唐玉华 (2、4班) 2011年3月 试卷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学校考试是教育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检查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也是收集反馈信息,使教学系统成为具有自我纠正功能的系统,以及甄别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德、体质等素质的一种活动。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已经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工作导向作用上作用仍然不够明显。所有的教师在每次的考试后都会进行分析,但多数只是简单的质量分析,如:平均分、优秀率等等。但是对考试中呈现出的细节问题往往不够重视,如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思维模式以及训练过程中学生对细节的忽视等等。其实,如果考试后认真的反思,所有的疏忽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及时的纠正。而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就可以将这些错误一一呈现。所以,试卷分析并不是教研员才做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主动去做的事情。 我们平时的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水平,反馈教学的问题,修正自己 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在进行试卷分析 时应该对有所侧重,关注学生在考 试中暴露出的种种错误,以及错误的点、错误的呈现方式、错误的成因,只有 如此,才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主动修正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学生在今后 的考试中不再犯或者少犯类似的错误,从而使学生在考试中不断提高。 试卷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考试后认真严格的试卷分析是我们实现教学过程控制,教学目标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校数学教研组长期一直坚持这种做法,这可能也是我校数学成绩一直比较突出的原因之一吧。 今天,有幸和各位同仁交流我校一点小小的心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 玉的作用,企望各位不吝赐教,共同努力,在新市区教研室的领导下,把咱 们新市区的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一、试卷概况 本次试卷考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参加考试为七年级4个班共215人。整张试卷共24题,其中1-8为填空,每题3分合计24分;9-14为选择,每题3分合计18分;15-17为计算题,每题5分合计15分,18、19题为解方程合计9分;20-22题为解答题合计20分;23、24题为应用题合计14分。 试卷考查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三个领域中的主要部分,数与代数的内容81分;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约19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本学期没有教学内容,未考查。 二、试卷命题考查内容结构多项细目表(表1) 题号 题型 知识领域 内容领域具体目标 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应用 分 值 数据 分析 1 填空 数与代数 正负数的含义 概念理解 3 见 表 2 2 填空 数与代数 相反数、绝对值、 概念理解运用 3 3 填空 数与代数 科学计数法 概念理解应用 3 4 填空 数与代数 数轴 数轴的应用 3 5 填空 数与代数 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概念理解运用 3 6 填空 空间与图形 补角、余角 概念运用 3 题号 题型 知识领域 内容领域具体目标 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应用 分 值 数据 分析 7 填空 数与代数 有理数运算 法则运用 3 见 表 2 8 填空 数与代数 找数的规律 观察、归纳运用 3 9 选择 数与代数 有理数的概念 概念理解运用 3 10 选择 数与代数 数轴 概念理解运用 3 11 选择 数与代数 方程的解 概念理解运用 3 12 选择 数与代数 多项式加减 基本运算 3 二、试卷命题考查内容结构多项细目表(表1) 题号 题型 知识领域 内容领域具体目标 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应用 分 值 数据 分析 13 选择 空间与图形 方位角 基本运算 3 见 表 2 14 选择 数与代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概念理解运用 3 15 计算 数与代数 有理数计算 基本运算 5 16 计算 数与代数 有理数计算 基本运算 5 17 计算 数与代数 整式的加减运算 基本运算 5 18 解方程 数与代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运算正确解方程的能力) 4 二、试卷命题考查内容结构多项细目表(表1) 二、试卷命题考查内容结构多项细目表(表1) 题号 题型 知识领域 内容领域具体目标 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应用 分 值 数据 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