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4-02约2.8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4-

人口的数量改变

一、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改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缘由

3、驾驭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探讨,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探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缘由。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支配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老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诞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诞生率=诞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肯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诞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

老师讲解:当人口诞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诞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诞生率和死亡率共同确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改变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改变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老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读图名。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判读图形改变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改变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思索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改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索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缘由。最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历史

时期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人口数量状况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人口增长状况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口改变缘由

人们获得食物实力低,抵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牢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足够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难和疾病防卫实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加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00000×2%=4000(人)

200000×(1+2%)10=24.38万(人)

24.38万×1.7%=4144(人)

老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索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肯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改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索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改变(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改变(2000年)

地区

诞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亿)

非洲

3.8

1.4

2.4

7.84

拉丁美洲

2.4

0.6

1.8

5.19

亚洲

2.2

0.8

1.4

36.83

发展中国家

2.5

0.9

1.6

48.07

大洋洲

1.8

0.7

1.1

0.33

北美

1.4

0.9

0.5

3.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