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二版)新型传感器.pptx
新型传感器;本章内容;学习目标;11.1光纤传感器; ;各种装饰性光导纤维;光纤的结构;光缆的外形及光纤的拉制;光的反射、折射;光的全反射;光在光纤中的全反射;11.1.2光纤传感器的类型与原理
1.类型
(1)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在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仅作为传播光的介质,对外界信息的“感觉”功能是依靠其他物理性质的功能元件来完成的。传感器中的光纤是不连续的,其间有中断,中断的部分要接上其他介质的敏感元件来完成。如图11-3所示。调制器可能是光谱变化的敏感元件或其他敏感元件。光纤在传感器中仅起传光作用。;;(2)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对外界信息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功能的光纤(或特殊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在这类传感器中,光纤不仅起传光的作用,而且还利用光纤在外界因素(弯曲、相变)的作用下,其光学特性(光强、相位、偏振态等)的变化来实现传和感的功能。因此,传感器中的光纤是连续的,如图11-4所示。;;2.光纤传感器的调制原理
1)光强调制
利用被测量直接或间接改变光纤中光的强度,再通过光强的变化来测量外界物理量,称为光强调制。
例如,微弯光纤传感器可构成声传感器或应变传感器。在这类传感器中,传感元件由可使光纤发生微弯曲变形器件组成,例如一对锯齿板,如图11-5(a)所示。相邻齿之间的距离决定着变形器的空间频率。当锯齿板受到压力作用时,产生位移,使得夹在其中的光纤微弯曲,从而引起光强调制。;;2)相位调制
利用外界因素对于光纤中光波相位的影响来探测各种物理量,称为相位调制。
只要利用适当的仪器检出光纤中光信号相位的变化就可以测定温度。由于应变或压力也会改变光纤的传输特性,使光信号相位变化,因此也可以检测应变和压力。;3)波长调制
利用外界因素改变光纤中光的波长,通过检测波长的变化来测量各种物理量,称为波长调制。波长调制技术比光强调制技术用得少,其原因是解调技术比较复杂,通常要使用分光仪。但是,采用光学滤波或双波长检测技术后,可使解调技术简化。波长调制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对引起光纤或连接器损耗增加???某些器件的稳定性不敏感,该方法广泛用于液体浓度的化学分析、磷光和荧光现象分析、黑体辐射分析,以及用在光学滤波器上。;4)频率调制
利用外界因素改变光的频率,通过检测光的频率变化来测量外界物理量,称为频率调制。常采用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即光纤只起传光作用。光频率调制是基于被测物体的入射光频率与其反射光的多普勒效应,当光源发射出的频率为f1的光波照射到运动物体上,从该运动体反射的光波频率发生变化为f2,相对于原频率发生变化。; ;光纤传感器的外形
;专用的光纤连接头及光纤插座;与光纤耦合的电光与光电转换器件;激光二极管的外形;3.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1)传光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好,不受电磁干扰,可在强电磁干扰下完成传统传感器不能完成的某些参量的测量,特别是电流、电压测量,损耗小于0.2dB/km。
(2)质量轻、体积小、可挠性好,光波传输无电能和电火花,在恶劣环境下,不会引起被测介质的燃烧、爆炸,光纤耐高压、耐腐蚀,因而能在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的环境中安全工作。
(3)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对被测对象不产生影响,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测量,有利于提高测量精确度。;11.1.3光纤传感器应用
1.光纤传感器对位移的测量
利用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测微小位移的原理图如图11-8所示。它利用光纤传送和接收光束,可以实现无接触测量。
光源经一束多股光缆把光传送到传感器端部,并发射到被测物体上;另一束多股光缆把被测物反射出来的光接受并传递到光敏元件上,这两股光缆在接近目标之前汇合成Y形,汇合是将两束光缆里的光纤分散混合而成的。由于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间距离d的变化,因此反射到接收光纤的光通量不同,可以反映传感器与被测物体间距离的变化。;;图11-8(a)所示是利用挡光原理测位移,图11-8(b)所示是利用改变斜切面间隙大小的原理测位移。这两种方法更为简单,但可测范围及线性不如反射法。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05mm~0.12mm,分辨率为0.01mm。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可测量位移为0.08nm,动态范围为110dB。;;保护管内为高温光纤;光纤的其他应用;频率高于20kHz的机械振动波称为超声波。它的指向性很好,能量集中,因此穿透本领大,能穿透几米厚的钢板,而能量损失不大。在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例如钢板与空气的交界面)时,能产生明显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超声波的频率越高,其声场指向性就愈好。
超声波的传播波型主要可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等几种。
;纵波;超声波被聚焦后,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在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