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课时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理解我国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新闻播报:今天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经济高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航天领域遥遥领先,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世界因中国而精彩!(坐在电视机前的小王听到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报道非常兴奋,不禁惊叹:“太棒了,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 想一想:小王说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说法对吗? 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能说明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或高级阶段吗?------不能。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二、新课讲授1、所谓初级阶段指:2、为什么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为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1)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3)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4)地区发展不平衡3、最基本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结合材料思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住房难 看病难 上学难 就业难材料一:据新华网、人民网“两会”期间开辟的“我向总理提个问”专栏统计,近50万网民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排在了前三位,其次还有就业、住房、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问题。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还没有把群众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好。”?归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材料呈现:家庭四大件的变化:上世纪50——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这种变化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在不断增长。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丰富了,需要才会得到满足,才能尽快摆脱贫困,才能最终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分析主要矛盾,说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这是由我国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归纳:现阶段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3、“三个有利于”——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用“三个有利于”去分析有关的事例呢? 比如说市场经济、股份制、外资企业等。(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去判断!即面对从来遇到过的所有问题,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一切合乎于三个有利于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第二课时 一、问题导入:建国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更是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增长速度,截至2010年7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2位,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奇迹般的提升。不仅如此,我国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过的内容说明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新课讲授(一)阅读课本,解决以下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