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分布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1.1人口分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1.1人口分布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主要围绕“人口分布”这一主题展开。课程内容包括: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口分布的规律,并能够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综合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综合分析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提升其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区域认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特征,使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增强其区域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明确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细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了解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规律,如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大河流域、平原地区等。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平原与山区等。
-影响因素:探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理解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细节:
-时空变化:分析人口分布随时间推移和空间移动的变化,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
-地理环境关系:探讨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气候、地形、资源等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学生难点举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复杂的人口迁移模式和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长期影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地图、人口密度分布图等。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挂图或电子屏幕展示人口分布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人口分布的情况吗?为什么有些人会聚居在一起,而有些人却分散在各个角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了解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
(2)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教师总结:人口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等。
二、新课讲授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教师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规律。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大河流域、平原地区等地形地貌有利于人口聚集。
(3)教师进一步讲解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如气候、地形、资源、经济发展等。
2.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1)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平原地区人口较多,山区人口较少。
(3)教师讲解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等。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发放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解答。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布置作业
(1)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稠密区: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大河流域、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区:干旱、寒冷、高山等地区
2.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稠密区:东部沿海地区、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区:西部内陆地区、山区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资源等
-经济发展:工业、农业、服务业等
-历史变迁:政策、战争、疾病等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