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布郎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 1979年出版《人类发展生态学》,提出生态系统论。 1989年,发表《生态系统理论》修正自己的部分观点。 生态系统理论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个体 时间系统 微系统 外系统扩展家庭 宏系统文化意识形态及态度 中间系统 邻居 大众媒体 亲朋好友 法律服务组织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学校 家庭 同伴 邻里作用 健康服务 宗教群体 现代生物学的心理发展观 习性学(ecology) 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行为遗传学(genetics of behavior) 习性学(ecology) 习性学是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习惯或行为的科学,也称动物行为学。 习性学对心理学的直接影响是发展心理学中“关键期”的概念和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 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 社会生物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动物学家威尔(E.O.Wilson)提出。是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习惯或行为的科学,也称动物行为学。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创始人有David Buss , Jerome H.Barkow , Leda Cosmides和John Tooby等人。它是综合社会生物学、进化生物学、进化认识论等理论及当代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而提出的新的研究取向。 行为遗传学(genetics of behavior) 行为遗传学以解释人类复杂行为现象的遗传机制为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探讨行为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它包括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genetics of behavior) 行为遗传学家认为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促使个体的发展。将遗传和环境间的作用归为3种方式: 被动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 唤起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 主动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理论论(theory theory) ★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 ★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 ★匹配论(matching theory) ★执行功能论 (executive function accounts) ★两成分认知模型理论 理论论(theory theory) 代表人物Wellman和 Gopnik。认为人的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并根据这个理论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 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 代表人物Heal、Goldman和 Harris, 认为人类能使用自己的心理资源来“模拟”他人行为的心理学根源是在一个“假定”的情境内做决定。 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 代表人物Heal,认为ToMM1, ToMM2 , ToMM3三种机制的发展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 匹配论(matching theory) 代表人物Meltzoff和Moore,核心思想是“心理理论”的发展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题地位。 执行功能论(executive function accounts) 由Russell于1991年提出。认为执行功能可能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发生,或者影响心理理论的表达。该学说分为发生说(emergence accounts)和表达说(expression accounts)。 两成分认知模型理论 两成分认知模型理论认为,心理理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按照系统论的原则,应有不同层次之分,即包括不同的子系统。 小结 本章有选择地介绍了西方有影响的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路,并对不同的流派理论进行了比较,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论、文化历史发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学发展观以及现代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 思考题 比较华生、斯金纳、班杜拉行为主义思想的差异及理论发展历程。 简单评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试评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理论的异同。 思考题 5.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6.比较习性学、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和行为遗传学的心理发展观的异同。 7.简述行为遗传学的心理发展观。 8.比较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几种理论观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