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导学案6.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宁县花滩中学 华师大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备课人:梁洪PAGE PAGE 25第 五 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 一 课时5.1.1《对顶角》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对顶角,并会判断哪些是对顶角。(2)掌握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此性质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简单的几何证明语言进行叙述。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如果∠1+ ∠2=1800,则∠1与∠2是——————2)已知∠1=300, ∠2是∠1的邻补角,则∠2=————3)如果BP是∠ABC的角平分线,∠ABC =400,则∠ABP=——————4) ∠1与∠2互为补角, ∠3与∠2也互为补角,则∠1 ——— ∠3OACOACD5)观察上图中∠AOC和∠BOD这两个角,它们有什么特点?提示:顶点的关系,边的关系。结论:像这样两个有 的角,其中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是 的射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于是我们在上图中可得到:∠AOC与∠BOD是对顶角;∠AOD与∠BOC是对顶角反馈练习:练习1.下列各图中的角是否是对顶角?(1) (2)(3) (4)练习2.找出图2中∠AOE,∠BOD的对顶角。∠AOE的对顶角是 ;∠BOD的对顶角是 练习3.说出图3中的对顶角.图3中对顶角有: EAACEAACDEFGBCOCODDBBFF (图2) (图3)4DA操作:每个同学画一对对顶角,4DA1O分别量出它们的度数。1O223猜想:3证明:CBCB结论:如果两个角是 ,那么这两个角 。简单的说:对顶角相等。(二)应用新知例题:已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O,∠AOC=120°,求∠BOD,∠BOC,∠DOA各为多少度?AABDCOCBCBAEODF如图: ∠AOE=40°, ∠BOD=90°那么,∠DOF =; ∠EOC= ∠BOC=; ∠EOD= 练习5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G平分∠BOC, ∠ BOG=68°,求∠AOD。(三)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让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什么叫对顶角?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四)当堂检测:1、下列语句错误的有( )个.(1)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2)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3)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互补(4)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D.4C.3B.2A.1D.4C.3B.2A.12、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则∠AOD与∠________是对顶角,∠BOD与∠________是对顶角。3、下列图形中,表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DCBADCBA三、学习延伸(一)布置作业:1.课本162页练习题1、2、3.2.同步练习册《对顶角》(二)知识拓展: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CE如果∠AOD=35°,那么∠EOC等于多少度?CEOOBABADD学后反思第 二课时 5.1.2 垂线 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学习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二、自学导航:①如果∠α与∠β互为余角,∠α=37°,那么∠β= 。②已知∠1与∠2互为余角,∠1与∠3互为余角,那么∠2与∠3的关系是 。三.探究合作:1.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C.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 (1) (2) 2.如图1所示,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四、尝试应用: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