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第二章-运动和力(一)课件.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难点的突破(空间位置变化) 难点的突破 精选例题四 * * 第二章:运动与力 复习(一) 1. 运动的多种形式 机械运动: 光运动 声运动 热运动 电运动 生命运动 空间位置发生变化 2. 能的多种形式 化学能 电能 光能 声能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运动 举高或变形 2. 参照物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能是不同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1.给定参照物,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选定的参照物 (假定不动) 研究对象 位置关系不变 相对静止 位置关系改变 相对运动 例3、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 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 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 物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 的是(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车和丙车 C 北 南 乙 甲 丙 分析:乙车向北,甲车向北且比乙快;所以丙车可能静止 2.已知物体运动或静止,怎样判断参照物 研究对象 静止 运动 相对于 静止? 谁 相对于 运动? 谁 参照物 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 _______为参照物, 当乌云遮住了月亮又是 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云 月亮 例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___ 为参照物,“是船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例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中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一只“小虫”,他伸手一抓,竟是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是静止的。 例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半句是以 为参照物的,后半句是以 为参照物的。 3.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4. 速度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速度的公式: (3)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时. 1米/秒=3.6千米/时 5. 平均速度 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来比较 通过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所需的时间长短 (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 路程 时间 v= s t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下图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 B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72千米/小时,合______米/秒若此时司机见到路边的里程指使牌如图所示,则按此速度前进,抵达温州需_______分钟。 温州 108km 解:根据公式t=s/v得: t=s/v=108千米/72千米/小时 =1.5小时=90分 答: 20 9、一列长150米的火车用5分钟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7350米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s 解:s=s桥+s车 =7350米+150米=7500米 t=5分钟=300秒 v= s t = 7500米 300秒 =25米/秒 =90千米/时 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千米/时 s桥 s车 10、某一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4米/秒,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米/秒,那么它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静止与运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弹力 4、测量力的工具是 ,实验室常用 , 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N。 5、正确使用弹簧秤: 使用前必须先检查________是否对准_________;为了不使受损,被测的力不能超过 ______. 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反抗形变的力 指针 零刻度线 量程 测力计 弹簧秤 牛顿 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拉力、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 ①使用前观察: A 弹簧秤的量程(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 B 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如不对准,应先调零). ②使用时注意: A 先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因摩擦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 B 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C 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 D 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所对刻度线垂直. 弹簧秤正确使用 6、力的三要素: 力的 。 7、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