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凉山州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发布:2017-05-01约1.85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6 凉山州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关于“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回顾 “十一五”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凉”和“人才强州”战略,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科技服务民生和科技富民强县行动,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项目实施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利申请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有力推动了凉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技事业发展主要成就 --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十一五”期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科技政策文件,修订了《凉山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从政策层面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科技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逐步建立起财政科技经费稳定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以政府令重新颁布施行的《凉山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调整奖项设置、加大奖励力度、提高评价标准、完善评审办法,强化监督机制,导向性更明、操作性更强、奖励力度更大,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和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新形势下科技工作的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科技项目实施绩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在关系我州未来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安排实施了一批重大技术研究项目。全州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43 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65项。共投入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其中,州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计划项目资金3100多万元,国家和省项目资金1900多万元。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共取得科技成果432 项,其中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21项,占全部成果的4.8%,国内领先水平成果119项,占27.7%。共有181 项科技成果获州级以上奖励,其中,省部级以上29项,州级152项。累计申请专利364 件,获授权专利214 件,我州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培育和壮大,有力地支撑了我州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8%。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高新产业培育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州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新机制,提高了科技创新面向市场、服务经济的能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攻关的有效模式已初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钒钛稀土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领域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传统产业改造取得重要进展,促进了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重点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一批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重钢太和铁矿、好医生攀西药业等一批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全州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8 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4家。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冕宁稀土工业园区、成都·凉山工业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正在崛起,随着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引进及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我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2009 年全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83.7亿元,年均增长14.2%。 --农村科技进步稳步推进,科技服务民生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农村科技工作立足我州粮食安全和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导科技创新创业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加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其中,在甘洛县实施的国家农转资金和星火科技培训项目实现经济效益3400余万元,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10元以上,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90期,受训人数13200人次。共在6个乡建立脱毒马铃薯、肉兔和核桃培训示范基地,建立黑苦荞培训示范基地5万亩。在昭觉、宁南、盐源、会理、德昌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立足当地畜牧、蚕桑、特色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以企业为龙头,依托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技术,统筹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强了农业技术创新、集成组装和成果转化,突破了一批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带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壮大了县域经济。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出台了《凉山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管理暂行办法》,使我州示范园区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了“凉山现代蚕业”和“凉山现代畜牧业”两个州级科技示范园区。2010年,“会理县潭溪河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德昌县河东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两个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科技示范园区。全州现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