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锁定钢板经Carlson后外侧入路置入修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12个月随访评价概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形锁定钢板经Carlson后外侧入路置入修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12个月随访评价
冯 冲1,贾代良2,雷学锋2,张 刚3,邢齐宁3(1济宁医学院2013级研究生,山东省济宁市 272011;2济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山东省济宁市 272011;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省济宁市 272011)
引用本文:冯冲,贾代良,雷学锋,张刚,邢齐宁. T形锁定钢板经Carlson后外侧入路置入修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12个月随访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7): 2511-251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17.011 ORCID: 0000-0002-7510-6884(冯冲)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Carlson后外侧入路:2005年Carlson首次提出经Carlson后外侧入路修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临床研究表明,该入路对胫骨平台边缘的骨折块的暴露更完全,在有充分手术操作空间的情况下,直视下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而且不易对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造成额外损伤,术后恢复好。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胫骨平台在形态学方面需要放在三维空间内认识,不能轻视胫骨平台后外侧部分对膝关节稳定的重要性,否则会造成术后关节功能不理想,甚至发生内固定失效。如果该型骨折未进行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的骨性结构缺失或关节面存在严重塌陷,将导致膝关节外翻不稳,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因此手术处理胫骨平台后外侧已成为共识。
摘要
背景:单纯劈裂或压缩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合理选择修复该型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对保证下肢力线正常和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获得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比较Carlson后外侧和后正中两种入路置入“T”形锁定钢板修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43例,根据修复入路分为2组,Carlson后外侧入路组22例采用Carlson后外侧入路置入“T”形锁定钢板,后正中入路组21例经后正中入路置入“T”形锁定钢板。修复后对两组患者的围修复期数据、骨折内固定效果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4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43膝)均获得随访。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治疗后12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术后即刻与12个月后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两组患者的骨折显露时间、出血量及治疗后12个月Rasmussen临床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arlson后外侧入路组优于后正中入路组(P 0.05)。④提示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单一劈裂或者塌陷骨折,两种修复入路均能实现充分、直接的显露,而应用Carlson后外侧入路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骨折固定效果和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骨植入物;胫骨平台骨折;后外侧;内固定;手术入路;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胫骨骨折;内固定器;随访研究;组织工程
基金资助: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5HL027)
缩略语:
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
“T”-shaped locking plate for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by Carlson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12-month follow-up
Feng Chong1, Jia Dai-liang2, Lei Xue-feng2, Zhang Gang3, Xing Qi-ning3 (12013 Postgraduate Student,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1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1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3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27201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Single fracture or collapse of the posterolateral ti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