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及答案正(最新很实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预习探究案
备课时间:4.1 授课时间: 主备人:王万美 田桔 审核人:李秀荣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4、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5、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1) (2)
(3)
【合作学习】
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请在书上做批注。
2、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划线的词语。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③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⑤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3、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
作为革命家:
【展示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