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家庭记忆说课稿 苏教版.docx

发布:2025-03-17约3.6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家庭记忆说课稿苏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家庭记忆说课稿苏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家庭记忆”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回顾和感悟家庭生活,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通过回忆家庭成员、家庭活动、家庭故事等,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增进对家庭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生活的情感,提升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家庭记忆的分享,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3.培养学生传承家庭文化,尊重和继承家庭优良传统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阶段向初中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家庭有着浓厚的感情,但家庭记忆的深度和广度有限。知识层面,学生可能已经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但缺乏对家庭关系、家庭故事等方面的深入思考。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但仍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素质上,学生的情感丰富,但自控能力和责任感有待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1.学生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但难以系统性地回顾和整理家庭记忆。

2.学生在分享家庭记忆时,可能因为缺乏组织和表达技巧而显得拘谨或不自信。

3.学生对家庭故事的理解可能较为表面,缺乏对家庭价值观和传统的深入思考。

这些情况对课程学习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和分享家庭记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责任感。

3.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故事背后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平台、班级管理系统、图片编辑软件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家庭照片、视频片段、家庭故事文本资料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家庭相册、家庭用品)、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故事讲述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生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庭的温馨时刻,激发学生对家庭记忆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等知识点。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家庭成员的关系,讲解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举例说明:选取典型的家庭故事,分析家庭记忆中的情感纽带,让学生了解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记忆,引导学生发现家庭记忆中的美好时光。

3.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讲解新知: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记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培养责任感、情感沟通等。

-举例说明: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家庭记忆对个人性格、价值观的影响。

-互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家庭记忆如何影响个人成长,分享各自的看法。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家庭树,展示家庭成员关系和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绘制家庭树的方法,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新课呈现(续)(约10分钟):

-讲解新知:介绍家庭记忆的传承方式,如口头讲述、记录家庭故事等。

-举例说明:展示家庭记忆的传承实例,让学生了解家庭记忆传承的意义。

-互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的传承方式,交流心得。

6.巩固练习(续)(约1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段家庭记忆故事,讲述一个温馨的家庭瞬间。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编写故事的方法,关注故事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7.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记忆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家庭记忆,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8.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回忆家庭记忆,编写一篇家庭记忆故事。

-学生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家庭记忆故事,与其他同学交流。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家庭历史资料:收集家庭成员的照片、信件、日记等,通过这些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地方特色文化:结合当地特色,引入家庭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如地方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让学生在家庭记忆中感受文化传承。

-家庭职业故事:邀请家长或社区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士来校,分享他们的家庭职业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背后的家庭记忆。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家庭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如家庭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引导学生从家庭出发,关注环境保护。

2.拓展建议: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