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匯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7-01-11约4.8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理论课) 课 程 名 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适 用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 程 类 别: 学科基础课 制 订 时 间: 2006年8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制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002年制订,2006年修订) 一、课程代码:0502121009 二、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三、预修课程: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 四、学  分: 4学分 五、学 时: 86学时(其中实验部分32学时) 六、课程概述: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提供给用户最快也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在对于程序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很高的场合,汇编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对于很多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则更是非用汇编语言不可。 汇编语言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最佳切入点。通过汇编语言课程的学习,对计算机理论中包括CPU体系结构、指令调度方式、存储器管理、基本输入输出接口的理解都会有一个比较本质而且直观的认识。在对汇编语言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帮助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深入体会,包括变量的组织,地址的访问,循环与分支在机器码中的处理,调用函数时参数的传递等,所以汇编语言在本专业中是一门核心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是加深对后续课程认识的基础。 七、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寄存器组和基本寻址方式,学生要达到对程序在计算机中的基本调度有一定认识,对二进制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同时熟练掌握8086汇编语言的编写方式,掌握基本的系统调用,具备良好的源程序调试能力以及最基本的、实模式下的反汇编能力。 八、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习题课 其它 备注 第一章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 6 2 第二章 8086的指令系统 14 10 1 第三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8 4 1 第四章 基本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2 10 2 第五章 高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 4 第六章 32位指令及其编程 6 2 第七章 汇编语言与C/C++的混合编程* 6* 第八章 80x87浮点指令及其编程* 6* 第九章 多媒体指令及其编程* 6* 注:讲授带*内容,需要72学时。 九、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掌握计算机中进制及其转换、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8086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和寄存器组、8086的各种寻址方式;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等基础知识,了解Intel80x86系列微处理器和PC微型计算机系统。本章重点内容是8086的寄存器组和寻址方式,难点内容为五种存储器寻址方式。 教学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1学时) 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 二、数据表示 数制及编码,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二进制的运算。 三、Intel 80x86系列微处理器 介绍8086、801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 Pro等微处理器。 四、PC微型计算机系统 五、8086微处理器(2学时) 8086CPU的功能结构,寄存器组,存储器组织与段寄存器。 六、8086的寻址方式(3学时) 8086CPU的机器代码格式,立即数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方式,存储器寻址方式。 第二章 8086的指令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8086指令系统中的数据传送类、算术运算类、位操作类、控制转移类、串操作类指令的格式及简单应用;理解各类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情况;了解处理机控制类指令。本章重点是通用数据传送指令、堆栈操作指令、地址传送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位操作类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循环指令、子程序指令、中断指令等。难点是串操作类指令和系统功能调用。 教学内容: 一、数据传送类指令(2学时) 通用数据传送指令、堆栈操作指令、标志传送指令、地址传送指令、输入输出指令 二、算术运算类指令(2学时) 加法指令、减法指令、乘法指令、除法指令、符号扩展指令、十进制调整指令 三、位操作类指令(2学时) 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循环移位指令 四、控制操作类指令(4学时) 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循环指令、子程序指令、中断指令、系统功能调用 五、串操作类指令(3学时) 六、处理机控制类指令(1学时) 第三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教学要求: 掌握汇编程序的开发过程,参数、变量和标号,程序段的定义和属性;了解复杂数据结构(结构和记录)的定义格式和应用;本章重点数据定义伪指令,变量、标号和程序段的定义和属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