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pdf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第1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总学时90
学分4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属于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课,C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数据类型、数据运
算、语句、函数、指针、程序结构等方面的学习,掌握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为
今后进一步学习程序开发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软件开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根据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
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落实到“用”上。
在对大纲内容选编时,在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同时,特别强调实用系统的设计
与开发,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四)实践环节
实验1: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2学时
主要内容与要求: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了解
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
程序的特点。
实验2:简单的C程序设计,2学时
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
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数值之间赋值的规律;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
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掌握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
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
实验3:逻辑结构、循环控制程序设计,4学时
主要内容与要求:了解C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学会正确的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
达式;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熟悉掌握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
句实现循环的方法;掌握在程序设计中用循环的方法实现一些常用算法(如穷举、迭代、递
推等);进一步学习调试程序。
实验4:数组、函数,4学时
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方法;掌握字符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第1页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第2页
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算法);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
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
方法;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学习对多文件程
序的编译和运行。
实验5:指针,2学时
主要内容与要求: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指针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能正确使
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能正确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能正确使用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了解指向指针的指针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6:综合课程设计,4学时
主要内容与要求: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掌握链表的概念,初步学会对链表进行操作。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
学学
章节课堂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