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8讲 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讲 气压带和风带
[最新考纲]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纲解读]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重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重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回忆以下知识。
(1)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
(2)写出下列三圈环流的名称:
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
(4)全年在A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在D控制下大陆西岸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5)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西风带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A、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提示 (1)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气候湿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气候干燥;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多晴朗干燥天气,降水稀少,大陆东部因受来自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极地东风带寒冷而干燥,降水稀少。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三层次”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
(2)“地球自转使其偏”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3)“地球公转使其移”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
①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③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④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①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②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高温多雨为湿季 信风带 高温少雨为干季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2018·天津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
答案 1.C 2.B
3.(2018·丹东质检)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答案 C
(2018·九江调研)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现象的形成与P气压带无关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七月份出现伏旱
B.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
C.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
D.撒哈拉沙漠终年高温
5.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答案 4.C 5.A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P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梅雨过后,在7月份受单一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A有关。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B有关。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是由于昼夜温差大所致,C无关。撒哈拉沙漠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有关。故选C。第5题,读图可知,Q位于北纬60°附近,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从低纬吹来,暖而湿,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