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1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发布:2025-03-24约9.11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5

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理解风的形成,并能结合等压线图,推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综合思维)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并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综合思维)

3.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说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驾驭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综合思维)

1.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分别受什么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何关系?

2.全球共形成几个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移动的缘由及规律是什么?

3.1月和7月,北半球的气压带是如何被切断的?

4.为什么南半球的气压带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

5.季风形成的缘由是什么?哪里最典型?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指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干脆缘由。

(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大小与距离地面高度成反比,高空可忽视不计。

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图示

受力状况

风向

志向

风向

只受F(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高空

风向

受F和P(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

风向

受F、P和f(摩擦力)共同影响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特殊提示]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夹角愈小。

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整了凹凸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1)形成缘由:凹凸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三圈环流:①为低纬环流,②为中纬环流,③为高纬环流。

(3)七个气压带:A为赤道低气压带(1个),G为极地高气压带(2个),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4)六个风带eq\b\lc\{(\a\vs4\al\co1(低纬信风带\b\lc\{(\a\vs4\al\co1(北半球:B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中纬西风带\b\lc\{(\a\vs4\al\co1(北半球:D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极地东风带\b\lc\{(\a\vs4\al\co1(北半球:F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

[微思索]为什么纬度60°旁边简单形成降水?该处降水与赤道地区的降水成因是否相同?

提示:纬度60°旁边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下降而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赤道地区是因为空气膨胀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对流雨。

[特殊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盛行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1)缘由:太阳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分布

①北半球

时间

缘由

影响

陆地

海洋

7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亚洲

低压

高压

中心

1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亚洲

高压

低压

中心

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肯定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对气候的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和强度一旦异样,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样。

3.季风环流

(1)季风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变更的现象。

(2)成因eq\b\lc\{(\a\vs4\al\co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3)分区

①东亚季风区eq\b\lc\{\rc\}(\a\vs4\al\co1(冬季:西北季风,夏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eq\a\vs4\al(②南亚,季风区)eq\b\lc\{(\a\vs4\al\co1(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

(2)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形成势力强盛的热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

(3)亚洲南部的季风环流在世界上最为典型。 ()

(4)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提示:(1)√太阳直射点在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