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_T 1991-2021 百香果(西番莲) 育苗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20CCSB3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991—2021
百香果(西番莲)育苗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sforseedlingcultivationofPassifloraedulisSims
2021-08-17发布2021-11-17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1991—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圃地选择 2
5扦插育苗 2
6嫁接育苗 3
7大苗培育 3
8苗木出圃 4
DB35/T1991—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韬、谢丽雪、施清、章希娟、张小艳、张立杰、谢钟琛、刘冬生、吴瑞金、林诚智。
DB35/T1991—2021
1
百香果(西番莲)育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百香果(PassifloraedulisSims)育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大苗培育、苗木出圃等。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百香果的种苗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T51057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DB35/T1943百香果(西番莲)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百香果PassifloraedulisSims
西番莲属中栽培的紫果西番莲及其变种。
3.2
扦插苗cuttingseedling
截取百香果营养体(枝蔓),扦插于适宜的土壤中,经培育而成的苗木。
3.3
嫁接苗graftingseedling
嫁接百香果营养体(枝蔓)于百香果种子繁殖的砧木,经培育而成的苗木。
3.4
初生根primaryroot
百香果播种或扦插等方式繁殖时第一次长出来的根。
3.5
中心芽centralbud
先行萌发的芽,当其受损或营养不足时预备芽才萌发。
DB35/T1991—2021
2
4圃地选择
育苗圃要求应符合NY/T391规定;交通便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0m以下;具灌溉条件;育苗大棚宽6m~8m,高2.8m~3.0m,长势地形而定,建设要求应符合GB/T51057规定。采穗圃应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和生长健壮的百香果果园,需具备防虫网等物理隔离条件。
5扦插育苗
5.1苗床和营养杯制备
基质宜选用育苗专用基质,配方为菜园土:草炭土:细河沙=4:1:1,喷施50%多菌灵300~500倍液消毒备用。苗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基质平摊10cm~12cm高。营养杯直径≥6cm、高度≥8cm,加基质至3/4,装杯后整齐排放。育苗前2d~3d浇透水,相对湿度70%~80%。
5.2插穗处理
选用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茎直径0.4cm左右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切成10cm~15cm小段,每个枝段含1~2个节,去掉基端节上叶片,留上节的1片叶,剪除叶片2/3,扦插端削斜口。每30~50个枝段扎成一捆,用吲哚丁酸(IBA)等生根剂浸泡处理。
5.3扦插
取处理过的插穗,将斜口端2/3插入苗床,株行距为4cm×8cm。当枝条切段腋芽长出3~4片叶片时移栽至营养杯。
5.4苗期管理
5.4.1水分管理
扦插后每天喷水1~3次,保持土壤湿润。
5.4.2肥料管理
扦插后15d喷施1次0.2%的平衡复合肥;之后每隔7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0.05%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
5.4.3温度管理
冬季保持棚内温度20℃~25℃,通过添加小拱棚或人工增温确保适宜温度。
5.4.4病害防治
扦插15d后,每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