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6~9各数的认识-冀教版.pdf

发布:2024-12-05约3.4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6~9各数的认识冀教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6~9各数的大小

顺序,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

教学内容:

1.学习6~9各数的大小顺序。

2.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3.运用6~9各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6~9各数的大小顺序,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运用6~9各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水果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数,巩固数数、识数的能力。

2.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5以内的数,那么6、7、8、9又是多

少呢?

二、探究6~9各数的大小顺序(10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自主探究6~9各数的大小顺序。

1/5

三、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10分钟)

1.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相邻数之间的数量

关系。

四、运用6~9各数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运用6~9各数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并评价。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2.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

6~9各数的大小顺序:6789

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相邻两个数相差1

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家长辅导孩子用6~9各数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6~9各数的

大小顺序,理解了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

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通过解决

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了运用6~9各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不够深

入,需要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

目标,学生对6~9各数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5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因为它详细描述了教

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

分。

补充和说明:

一、导入环节(5分钟)

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关键时期。在本节课中,

教师通过复习5以内的数,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数数和识数能力。教

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歌曲、故事等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

境。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数数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

地过渡到6~9各数的学习。

二、探究6~9各数的大小顺序(10分钟)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操作和实践机会。可以准

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亲自摆放和比较,从而发现6~9各数的大小

顺序。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

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能用这些数字卡片摆出一个新的

序列吗?”,“你觉得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三、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实际例子,如小动物图片、水果图

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相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这个环节,教

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加深对

相邻数之间数量关系理解。

四、运用6~9各数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