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七11_20各数的认识第3课时11_20各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冀教版.docx

发布:2025-03-16约1.3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65-66页。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验在视察、猜想、沟通等数学活动中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初步的数感。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打算:

20根小棒,40块糖(或用其它易找到的东西代替)。

教学过程:

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做一个猜小棒的嬉戏,你们兴奋吗?”

(出示课件或用投影)出示兔博士和教材65页覆盖部分小棒的图。

兔博士神奇的说:“同学们,在这张纸的下面盖住了一些小棒,而全部的小棒和在一起表示11~20之间的数,你能猜出,纸片盖住的小棒可能是几根吗?”

在听老师激情导入的话语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已相应的情感愿望。

以嬉戏的方式导入,在上课起先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猜纸的下面可能盖着几根小棒。

(1)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探讨,主要引导学生说清自己是怎样想的。

(2)请几名学生说一说他们猜的根数,和猜的理由,然后老师揭开迷底。并让猜对的学生举手,向他们表示庆贺。请猜的不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猜多了还是猜少了。

接着做3~4次这样的嬉戏。

2、比一比

师:“刚才猜小棒的嬉戏中,同学们表现的特殊棒,所以现在兔博士还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情愿吗?”

出示两堆糖,并叙述:“红红和聪聪每人分得一堆糖,他们俩儿吵起来了,都说自己分得的糖多了,你们能不能和兔博士来帮帮他们俩儿呀?”

你想怎么帮他们呢?

(2)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来数糖块。

(3)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你能用算式来表式吗?

将糖块做肯定的调整再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思索,然后小组探讨,主要说清自己是怎样想的。

再进行3~4次的嬉戏。

“情愿!”

“能!

先独立思索后,小组探讨。

全班沟通:

先数一数他们每人分得了几块糖,再比一比就知道谁分得的糖多谁分得的糖少了。

学生数糖块。

红红有15块,聪聪有18块。

红红比聪聪少。

聪聪比红红多。

1518,1815。

通过嬉戏,让学生在视察、猜想、沟通等数学活动中了解11~20各数之间有哪些数。

激发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初步的数感。

经验在视察、猜想、沟通等数学活动中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

在视察谁的糖块多时学生干脆视察实物说出谁多谁少也是值得激励的。

引导学生将“谁比谁多”抽象为数学符号,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描述和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

一题多用。

1、出示练一练第1题,数一数再比较。

完成试一试

2、出示练习第2题:“写出比10大比17小的数。”

3、做教材66页的数学嬉戏。

先猜一猜有多少再数,然后比较,填写在书上。(在O里填上或。)

先独立思索,然后小组探讨,最终全班沟通。

先全班做猜数嬉戏,再在小组内做猜数的嬉戏。

老师要用激励性的话语,满意学生的心理须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以嬉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嬉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胜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