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20各数的认识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发布:2021-01-06约1.75万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是在学生能正确教出11—20各数并会读数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数小棒,使学生认识数位,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学会11—20各数的写法,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重点突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学会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并能解决与此相关的应用题。 4.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5.通过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知识传授。 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的出多样化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三、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 四、教学难点 数字个位与十位的组成、分析与理解 认识11~20各数 第一课时 认识11~20各数 一、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57-58页内容以及课堂活动1~3、练习十1、2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11~20各数。 2.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3.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个位”,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位置值。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算珠图;学生准备小棒、橡皮筋、计数器。 六、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出示主题图 清晨的公园里可热闹!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有多少? 2.引导学生数出:公园里树的棵树、锻炼的人数、天鹅的只数。(个人数或集体数) 3.小结:这些数都比10?(大)10以内的数已经不能表示了,这就需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来表示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认识11~20各数 1.学习例1 (1)数捆小棒 怎样认识这些数呢?我们还是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数小棒。请小朋友们拿出与屏幕中同样多的小棒。数出其中的1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捆好后举起来展示) (2)对比一捆和10根小棒 ①大小的对比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捆好的10根小棒和没有捆的10根小棒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相同的地方:1捆小棒和10根小棒都是同样多的; 不同的地方:一边是没有捆的小棒,一边是捆好的小棒。 ②数法的对比 对,那么没有捆的小棒我们怎样数?捆好的小棒呢? 学生:十根十根地数。 ③组成的对比 一根一根地数的时候十根小棒里面有几个一?十根十根地数的时候这里有几个十呢?因此10个一是1个十。 今天这节课在数数时我们既要一根一根地数,也要十根十根地数。(删掉) (3)学习例1 ①出示例1第一组图,数一数。 这里有多少根小棒?这些小棒的根数比10多还是少?多几呢? 你知道比10多1的数是多少吗? ②捆一捆 下面我们把这11根小棒贴到黑板上。我们先贴1捆小棒,(在黑板上贴小棒)这1捆小棒表示什么?师板书:1个十。 再在这捆小棒的右边贴1根小棒,(在黑板上贴小棒)这1根小棒又表示什么? 师板书:1个一。 学生操作,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 ③说一说 学生说一捆和一根的意义,先个人说,再同桌说,最后全班集体说。 (4)认识13 ①出示例1第二组图,数一数。 这里有多少根小棒?这些小棒的根数比10多还是少?多几呢? 你知道比10多3的数是多少吗? ②捆一捆 数出13根小棒,把它们10根一捆捆起来。师贴出一捆和三根小棒。 ③说一说 这一捆表示什么?剩下的三根表示什么? 2.学习例2 (1)理解各数的位置及意义。 认识11的时候我们就既用到了十根十根地数也用到了一根一根地数的方法。1个十和1个一就组成了11。现在,我们要在算珠图上用算珠来表示11。(贴算珠图) 这里有1捆小棒,我们用1颗算珠来表示,(对照着1捆小棒贴1颗算珠),这边有1根小棒,我们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