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1旅游地理核心考点练3旅游活动与区域发展.pdf

发布:2024-08-02约2.7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核心考点练3旅游活动与区域发展

1.(2024·四川成都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扎染异地

旅游化利用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山东台儿庄古城景区内特地开设了扎染体验馆,在日本、印度、

泰国等地扎染也被广泛运用。下图为白族扎染场景。

简述扎染异地旅游化利用现象对白族扎染业的主动影响,并说明该现象可能存在的问题。

2.(2024·山西运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爱护试验区是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爱护试验区之一。近年来,试验区建

设探究出一条“非遗+”融合发展模式,通过“非遗+基地”“非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非遗+旅

游”“非遗+产业”,增加了非遗爱护传承发展活力,通过加强非遗传习基地建设,为非遗助力精准

扶贫工作供应阵地保障。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该试验区从事刺绣、银饰、蜡染、民族服装等

民族工艺品生产的企业达6221家,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38.09亿元。

说明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爱护试验区实行“非遗+”融合发展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的意义。

3.(2024·河南开封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南极地区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留意,自20世纪90年头初至今已有近

70万人到访南极地区旅游。南极地区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下图为南极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

1

简析图中两处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的成因,并说明游客在南极地区开展旅游活动时应特殊关注的问

题。

4.(2024·安徽淮南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赤道旁边的汤加岛国,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汤加政府提出旅游经济区发展目标: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打通空中和海洋两个走廊,发扬“仁爱、和平、发展”的国家精神,达到国家、

社会、企业、人民多赢格局。建设生态养生、旅游度假、文化沟通、国际(离岸)金融、国贸枢纽

五个中心,吸引国际游客,促进汤加产业发展,提升汤加国际竞争力。

分析汤加设立旅游经济区对当地发展产生的主动影响。

答案:

1.答案主动影响:提高扎染业知名度;扩大扎染业(扎染产品)市场;利于扎染文化传播、传承与发展。

可能存在的问题:脱离原生环境,易失去传统文化内涵;易受当地文化冲击,原生传统文化易变味;关

注经济效益,缺乏对文化传播、传承的探究;等等。

解析大理白族扎染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较高,该技艺异地旅游化利用现象可进

一步提高其知名度,利于扎染产品的销售,利于该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利于爱护非遗

文化遗产。扎染异地旅游化利用现象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技艺异地发展脱离了本土文化,可能

会受到当地文化冲击,导致原生传统文化发生改变甚至被同化,失去原本的文化内涵;该技艺异地旅

2

游化利用现象主要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文化内涵的深化探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传播。

2.答案通过“非遗+”为基地建设供应智力救济,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增加村民增收形式,

利于提高村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民族文化生态爱护试验区的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使巡游价值提升,客源市场进一步扩大;留住原住民,保留原住民的部分生活方式,有利于传承独特

的地方文化,利于文化遗产的爱护;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促进了多方参加,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解析“非遗+基地”模式,能够为新农村建设供应智力支撑,加强村民的培训,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

和技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非遗+产业”“非遗+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非农收入,

增加农夫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非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能够促进景区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

提升,提高景区的巡游价值,增加游客的巡游体验,扩大客源;依据材料信息“该试验区从事刺绣、

银饰、蜡染、民族服装等民族工艺品生产的企业”可知,有利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爱护;民族

文化生态爱护试验区建设的同时,保留了原住民的部分生活方式,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爱护;传

统村落的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3.答案在南极半岛沿海及旁边岛屿、罗斯海旁边区域形成了两处集中分布区。缘由:分布区纬度较

低,气候条件相对优越;位于大陆边缘或临海,交通通达性强。关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