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 旅游地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角度4 旅游资源及其保护 4.(2013·山东青岛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 命题角度] * 选修3: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考点一 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 【特别提醒】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两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选择观赏位置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 远 望 高处 峰峦 雄伟、奇特 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线面结合 江河、大海 框景 故宫 宏伟气派 近看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小巧精致 俯看 较小的湖沼、池塘 水中倒影之妙 置身其中 山水组合景观 船动山移、如游画中 3. 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 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人文景观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 4. 把握特点,情景交融 (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①形象美。 ②色彩美。 ③动态美。 ④听觉美。 (3)以情观景。 步骤: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 角度1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1.读云南景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 命题角度] (1)请依据示意图举例说明我国云南景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及其分布。 (2)路南石林风景区峰林密布,主要为巨型石芽群景观,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 云南景区旅游资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如玉龙雪山、石林等;其次为人文景观,如民族村、世界园艺博览园等。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区。 1.(2013·课标文综Ⅱ,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高考题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 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乙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 2.[2013·天津文综,12(4)(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保障游客安全。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 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入手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考点二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③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 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则开发条件优越。 ③客源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