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四地表形态的塑造.pdf
专题突破练四
(2024·安徽合肥一模)探讨地层是人类了解地质历史的主要途径。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质剖面。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四个岩层中相对较老的岩层为()
A.①B.②
C.③D.④
2.据图可知该地遭遇明显侵蚀的次数为()
A.1B.2
C.3D.4
3.图示地质剖面没有记录的地质作用为()
A.火山喷发B.岩浆侵入
C.断裂下降D.流水侵蚀
(2024·山东菏泽高三期末)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
A.断层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
B.②处适合修建水库
C.没有出现“地形倒置”现象
1
D.①处地质构造顶部易被侵蚀
5.图中①河段、②河段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图上信息推断()
A.①河段自东向西流
B.②河段自西向东流
C.该河从③山岭东侧绕过
D.该河从③山岭西侧绕过
(2024·福建名校联考)洪积扇是短暂性或季节性河流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而形成的一种扇
状积累地形,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呈叠瓦状或串珠状排列
的洪积扇称为覆瓦型洪积扇,是山麓带近期某种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为祁连山北麓某覆瓦型洪积
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示山麓带洪积扇之间地壳运动的反映是()
A.形成河流阶地
B.断层构造发育
C.形成裂谷地貌
D.背斜构造发育
7.洪积扇扇顶至扇缘地带地表干湿状况是()
A.渐渐变干B.先干后湿
C.渐渐变湿D.先湿后干
8.图示山麓带洪积扇面积渐渐减小的缘由是()
A.沉积物质削减
B.河流流速加快
C.河流下蚀增加
2
D.发育时间缩短
(2024·河南阶段性大联考)牡蛎生长在气温相宜、澄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
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积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
夹层厚度较薄,是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快速窒息死亡形成的。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
礁分布(图1)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图2),礁体Ⅰ→Ⅵ由老到新。据此完成9~11题。
图1
图2
9.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推想该区域()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动
B.海平面持续性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
D.地壳间歇性上升
10.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处于枯水期,养分物质削减
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3
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
D.处于暖和期,植被覆盖率高
11.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海底淤泥海水搬运、沉积
B.海底淤泥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流水搬运、沉积
D.河流泥沙风力搬运、沉积
12.(2024·广东肇庆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长期视察与已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地貌学家将山区下切性河流侵蚀地貌的演化过程总结为4个
阶段:①快速下切阶段,此阶段河谷形成一个狭窄的V型;②下切拓宽阶段,河谷宽度随之增大,河谷
形态变为较宽的V型,易发生倒塌和滑坡等地质灾难,大量的倒塌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③淤积抬升
阶段,随着内外力条件的变更,河段渐渐转为淤积抬升,河谷变为槽型;④动力平衡阶段。下图为志
向状况下下切河流地貌演化第①②阶段示意图。
(1)分析第①阶段河流快速下切的地质条件。
(2)第②阶段,图示甲期间河流下切延缓,乙期间进入新一轮的下切。分析其缘由。
(3)阐释第③阶段,河床反而淤积抬升的缘由。
13.(2024·福建莆